“小街區”規劃:突破城市“攤大餅”
2013年年初,正值汽車之都底特律舉辦盛大的北美國際汽車展之際,有人就斷言:一個城市熾熱於汽車將是毀滅性的錯誤,這使美國人耗費大量的能源、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支付驚人的費用,以及想方設法對付長達數十年的城市中心空洞化。不久前,底特律宣告破產。
此人正是世界著名城市規劃設計大師、公交導向開發(TOD)即新城市主義的創始人彼得·卡爾索普,由他率先提出的“小街區”理念,以人性化、宜居的特色正逐漸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及認可,并在中國的呈貢、珠海、濟南等多個城市開始生根發芽。日前,記者對遠在美國的卡爾索普先生進行了專訪。
“‘美國夢’是不可持續的”
“‘小街區’理念從誕生到現在,在推行中是否順利?”記者問。
卡爾索普爽朗地一笑,答道:“最初源於幼時生活在舊金山灣區的經歷,當時正值20世紀60年代,美國郊區化進行得如火如荼,將許多人文的東西破壞殆盡,便油然而生要探索一種對於環境、社會和經濟都有效的漸進模式。”
他說:“不過這個想法最初在美國被視為異類,因為人們習慣生活在車輪上,夢想人人都有部車、郊區有個大房子,但這種生活方式漸漸給環境和生活成本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和壓力。時至今日,美國人方才意識到這個夢不經濟、不環保。而中國是幸運的,小汽車文化并不太長,在飛速發展的進程中很早發現,‘美國夢’是不可持續的。”
“小街區”究竟是什麼樣子?
在卡爾索普眼中,小尺度街區由網格化的馬路覆蓋,居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隨意步行到達。其中土地是混合利用的,既有普通住宅,也有商業和小公園,基本滿足日常生活、娛樂和購物需求。這種友好的鄰里社區設計,可增加人們的相互了解,推動地方商業系統發展。在小區周邊配套更多的公交線路,為人們出行提供便利的交通方式。由此,要求市政道路路網更密,空間尺度更小,更多的道路覆蓋,雖然看似增加了建設成本,但促使了土地升值,同時增加容積率,居住更多的人口。而在各個就業中心和主要城區之間,開通更多的軌道交通、有軌電車和快速公交系統。
他強調,應對氣候變化,解決能源緊缺、空氣污染等問題,不僅要從科技的角度考慮解決問題,還可以通過營造可持續的社區來解決這些問題。
給城市“通病”開出藥方
如今,很多城市熱衷於建造大馬路和超大社區,加大了居住與辦公之間的距離,迫使人們只有開車出行,由此,導致交通擁堵和空氣污染等城市“通病”。
“如何將既有的超大型城市改造得低碳、宜居呢?”記者問。
卡爾索普略有所思道:“在世界范圍內,所有偉大的城市都是非常適合步行的。卡爾索普設計事務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尺度和布局設計合理,業態混合比例適當,大部分的機動車出行可以由步行和自行車代替。在城市規劃中,要布局好空間尺度更小、更合適的街區市政道路,其設計理念必須是圍繞人,而不是以汽車為中心,城市方可實現可持續性。”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