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規劃應多為老建筑讓路
南京下關沿江一帶,在民國初期,曾經是最繁華的南京外灘。而如今,這里正在打造濱江風光帶,將要成為新的“南京外灘”。然而,這條濱江風光帶卻因為一個民國建筑重新修改了設計方案,為該建筑和20棵梧桐樹“讓路”,這個民國建筑就是藏身于江邊的民國海軍醫院。(7月9日《揚子晚報》)
南京市有關方面寧可修改城市規劃也要給民國建筑和歷史遺存讓路的做法,在當前的城市開發和規劃大潮中無疑顯得難能可貴。這樣的“讓路意識”,可能會讓政府遭受一些現實的損失,但是卻保留了歷史建筑,也等于是保留了歷史記憶。
在全國性的城鎮化過程中,很多地方最終的選擇不是給歷史建筑和文化遺跡讓路,而是給城市規劃和商業開發讓路,甚至為此還創造出了“保護性拆除”這樣讓人瞠目結舌的詞語來。結果,城市變得越來越現代化,也越來越同質化,而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底蘊,卻變得越來越稀薄。讓城市規劃和開發多點“讓路意識”,為城市保留一點歷史感和文化感,應該成為地方政府和官員的共識,也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