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徑:波特蘭城市農業的規劃經驗
城市與其食物系統之間相互聯系、密不可分。雖然在城市開展農業活動有悠久歷史,但隨著城市發展,城市中的食物生產逐漸與食物消費遠離。全球范圍內迅速、持續的城市化蔓延與食物里程的加大,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環境、資源、能源、食品安全、公眾健康等一系列危機。
雖然阻止人口增長和城市化不大可能,但將農業生產引入城市是切實可行的。
城市農業的興起
近十年來,在美國、加拿大、荷蘭、英國等工業化國家,其城市內資本撤出后的后工業景觀中,不斷涌現城市農場、市民農園、社區農園、學校農園等極富吸引力的公共場所,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短運輸里程的食物供給,還為其提供了休閑、教育、療養、勞作的場地。特別是立體種植、溫室種植、種植袋、無土栽培、自控化種植等新型農業技術的出現,使城市農業的可用空間得以擴充。
這些國家還引入了永續農業理念,在生產中循環利用本地自然資源,尤其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形成魚菜共生之類的復合耕作體系,再利用城市廢水、廢物,倡導生產方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集約化;并積極構建完善的本地食物系統,通過現實和虛擬網絡平臺對產品進行交換、出售,從而實現食物生產地與消費地的融合式布局以及本地、小尺度、循環、可再生的可持續發展方式。
在一些發達國家,城市農業已成為一種對公眾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土地利用形式。規劃師、政府官員及社會團體都對“城市農業有助于構建完善的本地食物系統,使城市從消費化石資源的消費型城市(fossil city)向生產糧食、能源和資源的生產型城市(productive city)轉變,促進城市生態、經濟、社會多方面可持續發展,特別是保障糧食安全,增強城市彈性”給予認可。
近年來涌現出諸多城市農業的規劃、景觀與建筑設計構想,如食物城市主義、農業城市主義、連續生產性城市景觀(Continuous Productive Urban Landscapes,CPULs)、垂直農場等。一些城市將城市農業納入城市規劃體系后,在建筑、景觀、社區等單個建設項目中的城市農業設計與實踐也日益增多。但是,因對整個城市范圍內的可利用場地認識不清,城市尺度的農業規劃長久以來難以啟動,缺乏系統性規劃已成為城市農業乃至城市食物系統發展的瓶頸。對現狀城市而言,“通過統一的清查行動找出城市農業的合適場地,使其融入城市肌理,對現狀土地利用干擾最小化,實現最大的社會、經濟、環境效益”成為地方政府發展都市農業最先要考慮的事項。
在過去的9年中,北美的溫哥華、西雅圖、奧克蘭及克利夫蘭等許多地方政府積極響應社會日益增長的本地糧食種植熱潮及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啟動了城市公共土地庫存清查進程。如今,這項工作已被公認為幫助政府職員確定城市農業可用土地、協助城市農業愛好者啟動城市農業實踐的有效工具。
波特蘭市的
Diggable City項目
長期深受可持續發展理念及“本地食物”文化雙重影響的美國波特蘭市,是北美第一個以發展城市農業為目的而進行公共土地庫存清查的城市。
1.第一階段:給城市農業以規劃上的優先權
2004年,市議員丹·薩爾茨曼被一位鄰居成功將荒涼的泵站周邊改造為繁榮的社區農園的事所觸動,于11月提交了一項議案,提議相關城市部門清查其下屬庫存土地,以了解哪些地塊可能適合城市農業,該議案獲得一致通過。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