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綠化辦調研“蒙草抗旱”鄉土植物開發利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調研北京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動野生、鄉土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推廣應用,8月14日至16日,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部分區縣園林綠化局主要負責同志赴內蒙古呼和浩特“蒙草抗旱”研發、生產基地,調研節水抗旱型“蒙草”的研發、育苗、種植和推廣情況。
考察組人員實地調研了蒙草研發基地,蒙草種苗馴化、篩選、培育和種子庫的建設管理情況;調研了蒙草抗旱企業關于“蒙草”在沙漠化草原修復、城市社區綠化、道路綠化等工程建設中運用情況;圍繞蒙草“三節、三耐、三低”(即節水、節能、節地;耐旱、耐寒、耐鹽堿;低碳、低成本、低死亡率)為特征的“333”節約型生態建設模式與蒙草集團公司員工代表進行了討論交流,受到很好啟發。同時,對深化北京市園林綠化與“蒙草抗旱”企業的合作,加快鄉土樹種,野生植物在北京城市綠化美化中應用與推廣,達成高度共識。認為目前蒙草企業篩選出來的馬蘭、紫羊毛、矮化蜀葵、金葉蕕、石竹、繡線菊、景天等抗旱耐寒、抗鹽堿且綠色期長的一批“蒙草”可用于城市園林節水抗旱景觀綠化工程。
考察組認為,北京地區干旱缺水,土地資源日趨緊張,學習借鑒該公司對鄉土、野生植物的繁育、開發利用理念,適當引進該集團對野生植物資源工廠化繁育技術,加強北京鄉土植物篩選、馴化、繁育和推廣,用于北京社區美化、屋頂綠化、郊野公園建設和新農村綠化等,對于北京早日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國際化大都市具有積極地示范帶動效應。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北京16區都將啟動建設“城市森林”
為提升城市生態品質,增強百姓綠色獲得感,今年東城區、西城區率先啟動核心區內大通濱河森林公園、西城菜市口項目等6個“城市森林”建設試點項目。截至目前,西城菜市口項目和新街口項目,以及東城西革新里城市綠蔭公園這3個項目已全部建成,大通濱河公園已完成建設7.4公頃,共計完成綠化建設13.7公頃。【詳細】
成都“增花添彩”植物選擇將以鄉土植物為主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為重現杜甫筆下盛景,成都將于2022年建成天府芙蓉園,其中芙蓉小鎮3個,芙蓉主題觀賞園5個,實現芙蓉品種達30種,將花卉彩葉植物覆蓋率提升至30%以上。【詳細】
北京懷柔區:珍稀樹種引下山扮綠城市
為了保護當地鄉土植物,懷柔區園林綠化局將藏身于深山的短梗五加、芽椒、刺楸、流蘇樹等珍稀樹種引下山來加以培育。【詳細】
“全面保護”尚需形成全社會合力
兩年多來,首都“金名片”保護得怎么樣了?相關的規章制度落實情況如何?運行機制體制是否順暢?還有哪些困惑和疑問、意見和建議?未來還將開展哪些工作?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副主任王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