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智慧城市建設不能一味的投錢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單志廣20日在京指出,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一味的投錢。他表示,有機構預測,全世界范圍內有15%的城市有機會在2014年步入成熟期。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應該是有條件的先行先試,沒條件的就應該緩行。
單志廣是在神州數碼總部召開的云時代智慧城市高峰論壇上說這番話的。
今年8月末,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四個基本原則。
對于這一國家層面首個智慧城市建設系統性文件,單志廣20日在其發言中進行了解讀。
單志廣表示是,智慧城市建設符合歷史大趨勢。不過,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苗頭性的問題,包括國家層面缺乏統一指導,試點示范政出多門,真正推動智慧城市體制機制的創新還相對比較滯后,標準和規范尚缺失,投資浪費屢見不鮮等。上述指導意見的出臺就是希望解決這些問題,走穩腳下的路。
在單志廣看來,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挑戰是解決數據在社會中依據類別、行業、部門被孤立、被隔離的局面,包括政府信息開放跟政務信息共享程度弱,整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高,信息服務便捷化、高效化、產業化、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
單志廣強調,從這個角度來說,智慧城市建設不是新概念,而是傳統工作一個深入和有序的銜接,是在需求的指引下實現城市發展與相關部門、行業、群體之間的數據融合、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和智能服務,“目前很多規劃中還用傳統思路去搞一些電子政務或者簡單體系建設,我個人認為這都不是智慧城市核心要的問題。”
對于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現狀,單志廣指出,中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總體還處于起步期和探索期,一定要在有條件的城市進行先行先試,在沒有條件的地方或者條件不成熟的地方,智慧城市建設應該慎行、緩行。而且,一個城市沒有必要全盤的來一鍋端搞智慧城市,而是應該選擇一些重點區域和領域先行先試,這樣才能做到小步快走。
單志廣強調,地方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未來智慧城市建設不能一味的投錢,而是應該要加強多元化公司機制建設,同時也明確要求嚴禁以建設智慧城市的名義變相推行土地財政和不切實際的舉債融資。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