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一輪城鄉規劃也要留住鄉愁
上海還有多少原汁原味的“老街”,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游子故地重游還能認出原來自己生活過的老街嗎?而不是變成了“××豪庭”?中央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使人們重新認識城市發展中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價值所在。新型城鎮化,不是“攤大餅”式的“土地城鎮化”,也不是大拆大建“推倒重來”的“建筑城鎮化”,而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歷史的一種文脈傳承與發展。在發展中守護城鄉遺產,留住“鄉愁”,不僅是上海新一輪城鄉規劃的核心內容,更是國際大都市上海走向未來發展的力量源泉。
根據老街特色開發規劃
“和威尼斯、香港的赤柱、新加坡的‘小印度區’等相比,上海對于老街的保護開發和國際性大都市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市政協委員、市僑聯副主席屠海鳴曾多次走訪滬上的一些老街,他認為,目前上海老街正面臨“三個缺乏”的困境。
管理主體缺乏——到底是鎮政府?管委會?還是當地的旅游主管部門?往往責權不清。
相關法規缺乏——“拆還是建”?常常是一任領導一任做法。
專門規劃缺乏——很多老街都有“小、亂、擠”的問題,機非混行甚至“機人混行”,也缺少公共安全、衛生和休閑設施。
“對于有歷史的老街,上海應統籌規劃管理,盡快制訂專門的法規。”屠海鳴認為,老街本地的居民也應承擔起衛生和維護治安的責任。
屠海鳴還建議有關政府部門詳細梳理現有老街和居住類優秀歷史建筑的性質和類別,并根據其不同的文化特色制定各自的整體開發規劃,并與周邊的環境相協調。在開發利用的過程中,不能單純地從商業角度出發,而應更多地考慮歷史文化保護和彰顯的因素。
大多知名老街已入“保護區”
“雖然目前沒有專門針對老街的規劃,但是大部分知名的老街已經被列入上海郊區的32個歷史風貌保護區中了。”原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蘇功洲告訴記者,不過與中心城區的歷史風貌保護區相比,郊區的老街在保護原則、目的一致的前提下,保護方法還是略有差別的。一些老街的歷史建筑質量較差,所以允許在保護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改造。“但老街的外部空間尺度不能改變,也就是說街道、橋梁的寬度,原來的走向,主要廣場的尺寸不能隨意改變。”
未來本市仍將繼續關注包括老街在內的歷史風貌保護區的規劃和管理,2014年2月《關于編制上海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指導意見》第七條中強調“提升城市品質和文化內涵”,明確提出“加強城市歷史文化保護”的具體意見。
上海市建委在給屠海鳴的提案回復中也提到:“健全政策法規,嚴格依法保護。”結合上海實際,研究完善歷史建筑保護的相關規定,如:修訂《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起草《上海市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管理辦法》等。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