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業心臟轉型生態城市
魯爾工業區過去一直以采煤、鋼鐵、化學、機械制造等重工業為核心,能源、鋼鐵和重型機械制造產值的比重一度高達60%,被稱為“德國工業的心臟”。
二戰后,魯爾區爆發了煤業和鋼鐵危機。1960年起,魯爾區著重改變原有單一的經濟結構,對傳統工業全面改造升級,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收縮、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如,收縮鋼鐵、煤炭行業,重點發展壯大汽車、機械制造、化工、電工和電子工業等主導產業;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發展交通運輸業,組成了世界最完善的立體運輸網絡體系;重視發展第三產業;依托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設立了多家技術轉化中心,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產業轉型提供智力支持;注重環境保護,營造優美的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城市。
一系列措施,使礦區經濟朝著多樣化、綜合化發展,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目前,魯爾區已形成新老工業并舉、部門結構復雜、內部聯系密切、布局相對合理的區域工業綜合體。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王文杰:哈爾濱城市森林研究看生態城市建設
最近在貴陽召開了生態峰會,提出了要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級森林城市,這是到2020年的目標,現在已經有165個了,到2025年要增加到300個。在生態城市建設中樹木大有可為【詳細】
車生泉:生態城市與海綿城市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副院長車生泉教授發表題為《生態城市與海綿城市》的主題演講。他提出,城市中人是核心,城市生態系統應當是以人為主體【詳細】
塔瓦才?科博凱奇:生態城市景觀方法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亞洲著名景觀設計師、泰國LAB景觀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塔瓦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