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化遺產“活的靈魂”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每一天,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都是人潮如織。徜徉在幽深的坊間巷里,人們沉醉于“明清建筑博物館”雕梁畫棟的精美絕倫,驚嘆于這里走出了林則徐、嚴復、沈葆楨、陳寶琛、林覺民、冰心等燦若繁星的風流人物……(1月6日新華網)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5000年悠久的文化歷史,成千上萬的文化遺產,如同一顆顆絢麗的“藍寶石”,閃耀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大地上。秦始皇一統江山的慷慨豪氣依舊在目,李白游山玩水的詩意飄灑猶在眼前。北方的大漠孤煙,南方的小橋流水,5000年的中華大地經歷了太多太多,也留下了太多太多……
一個民族的文化遺產,承載著這個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代表著這個國家悠久歷史文化的“根”與“魂”。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民族和國家過去的輝煌、今天的資源、未來的希望。“心有高標,方可致遠。”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年輕的時候,就深刻領會到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保護古城是與發展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歷史;文物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保護文物就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我們應將文化遺產保護當作一種常態化工作來抓,真正建立文化遺產保護領導責任制,形成以上促下,以上帶下,層層監督,層層落實的執法監督管理體系,真正保護好中華文化的“根”與“魂”,為建設美麗中國“添磚加瓦”,實現中華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首先,要加快建立文化遺產保護領導責任制。將文化遺產保護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以及城鄉規劃。要建立健全文化遺產保護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相應的文化遺產保護協調機構。要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定期通報制度、專家咨詢制度以及公眾和輿論監督機制,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要充分發揮有關學術機構、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其次,要加快文化遺產保護,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建設,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嚴厲打擊破壞文化遺產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重點追究因決策失誤、玩忽職守,造成文化遺產破壞、被盜或流失的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充實文化遺產保護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因執法不力造成文化遺產受到破壞的,要追究有關執法機關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最后,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認真舉辦“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各級各類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要經常舉辦展示、論壇、講座等活動,使公眾更多地了解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教育部門要將優秀文化遺產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知識納入教學計劃,編入教材,組織參觀學習活動,激發青少年熱愛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各類新聞媒體要通過開設專題、專欄等方式,介紹文化遺產和保護知識,大力宣傳保護文化遺產的先進典型,及時曝光破壞文化遺產的違法行為及事件,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在全社會形成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
文化遺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與“魂”,作為一名黑頭發、黃皮膚的中國人,我們應該也必須盡到自己對文化遺產保護的責任,這既是我們對祖國的熱愛,也是我們對民族期待。讓我們一起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一起保護這個中華文化“活的靈魂”,真正讓文化遺產成為中華文化的“活化石”,真正形成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強”。
(作者單位:河北省黃驊市羊二莊鎮黨委)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如何防止中國歷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決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中千街一面的問題,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自發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揚【詳細】
官員被免職建園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遺產
園林是蘇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園林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古代園林都是官員被貶官后回家建起來的,蘇州自古就是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詳細】
自然和文化遺產當共同保護
地理環境對人類早期文明的形成有重要影響,不同自然條件的影響會形成不同類型的文明。當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惡化或消失,文明就會隨之塵封。可以說,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與自然的歷史。【詳細】
省級文化遺產主題公園建設探討
省級文化遺產主題公園是指以重要文化遺產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在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遴選,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文化遺產保護和展示方面具有示范意義的特定公共空間,突出公益性,開放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