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要給文化地標留下空間
“這是1946年的上海城市規劃,它曾經預測未來將向黃浦江東岸拓展,我們今天的規劃有沒有這樣的雄心?”陳丹燕代表手捧一冊影印本“大上海都市計劃”,向市規劃局官員發問。昨天上午,一場主題為城市規劃的專題審議會上,這位代表的質問贏得全場掌聲。有代表評價說,上海需要放眼未來的城市發展規劃,而不是“只見資本不見人”商業地產計劃書。
在這場審議會召開之前,本市規劃部門向代表們提供了一份正在草擬討論中的城市總體規劃書。“這樣的規劃,我們不滿意。”陳丹燕說。他們看到的是一份形同商業地產計劃書的文件,有詳盡的商業中心布局,圍繞15分鐘生活圈做出了很多設想。但在陳丹燕等代表們看來,上海不只是一座商業化城市,它的歷史文脈也不容忽視。
“我今天特意帶來了1946年的上海城市規劃。”陳代表說,要把這本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影印本贈送給規劃部門。在這本已經泛黃的手冊中,當年的規劃設計專家趙祖康曾作出了讓后人驚訝的預測。譬如,他根據對上海地理樞紐位置和工業化進程的判斷,預測50年后這座城市人口將達到1500萬,并隨后突破2000萬;他還準確預測了未來發展空間將向黃浦江東岸拓展。“這是中國第一份城市規劃,起點就這么高。”陳丹燕說,“如果今天的規劃還做不到1946年的眼光和水平,是不是缺少了一點雄心和理想?”在她看來,無論是商業中心的公共空間設想,還是15分鐘生活圈的設計,都只是一種純粹的技術規劃,而一座城市的存在,不僅需要里子,更需要面子;不僅需要喝咖啡的地方,也需要有一個可以對精神生活作日常展示的空間。但是,“城市地標性的文化空間,在這份規劃中幾乎看不到。”陳丹燕遺憾地表示。
那么符合這種精神氣質的地標在哪里?陳丹燕建議,將中山東一路、延安東路口的一戰勝利紀念碑予以修復重建。“這是歷史在1918年留下的一個印跡,如果能修復,等于恢復了這座城市與世界曾經有過的聯系。”她認為,類似的地方還有光啟公園,徐光啟曾是中國走向世界進程中的一個標志性人物。她建議城市發展規劃要給文化地標留下空間,要為這座城市打通歷史與現代對話的通道。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