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化”規劃為北京“瘦身健體”
人口逐年增多、城市不斷外擴、資源面臨挑戰、公共服務難以滿足需求……2015年,北京市面臨的這些問題有望一一破解。記者近日從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了解到,《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工作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新版規劃中提出了“限量化”概念,預示新版規劃在人口規模、建設用地等方面都將是一個減量、負增長的規劃。同時,北京將聯合天津市、河北省共同劃定生態控制區,并在生態保護重點地區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
限量人口 有“舍”才能有“得”
北京到底能夠容納多少人?這需要根據水資源、土地資源、生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進行精確測算。
按照現行的總體規劃,到2020年,北京市人口規模應該控制在1800萬人左右,但事實上,這個人口上限早已被突破。據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北京常住人口215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6.8萬人。其中,常住外來人口為818.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萬人。
隨著人口急速增長,北京的資源環境及能源負荷接近承載極限,公共服務的缺口巨大,交通擁堵、垃圾圍城、水資源枯竭、大氣污染、看病難、上學難……這座城市已經不堪重負。
“傳統的城市總體規劃往往偏重于拓展城市宏偉藍圖,是一種擴張式的規劃,主要以用地增量為手段來保障城市發展。而新版規劃是以人口規模控制要求、水資源量、生態條件等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剛性條件,倒逼城市進行功能調整、規模控制、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黃艷說:“我們的底線思維是,任何超出人口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事情都不能干。”
未來5年,北京將“壯士斷腕、瘦身健體”,要有“舍”才能有“得”。
限量土地 最大化維護公眾利益
在新版規劃中,北京將通過控制城市開發強度,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并在現狀建設用地的基礎上通過對集體建設用地的梳理、整治、騰退和優化升級來逐步減少建設用地規模。
近幾年,北京的土地一級開發速度較快,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新版規劃提出了“規劃實施單元”的概念,即以“多規合一”為基礎進行政策分區。針對城市集中建設區,包括中心城的中心地區、新城的建成區,重點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水平和土地使用效率。
黃艷表示,對于城鄉接合部地區,要重點開展統籌用地增減掛鉤、集體建設用地減量、優化生態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對外圍村鎮則要重點開展環境整治、鎮區發展和生態保護工作。“這樣有利于一個區域內的所有規劃盡快同步落地,更好地統籌所有的資源,最大化地維護公眾利益。”
限定邊界 維護城市生態安全
在新版規劃中,北京將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增長邊界來限定城市開發建設邊界,優化空間結構,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同時推進京津冀一體化進程。
黃艷說:“我們正在讓北京地區的城市群體系布局更合理。”在區域生態保護方面,北京計劃聯合天津、河北共同劃定生態控制區,并在生態保護重點地區建設環首都國家公園。
“要維護城市的生態安全。”黃艷強調,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是要從源頭上扭轉城市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北京將把山、水、林、田、湖等生態資源統籌為一個整體,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等不同形式的生態空間進行整體保護。
根據初步研究,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占市域面積的70%。其中,山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山區面積的95%,平原區的生態保護紅線區約為平原區面積的37%。
北京還將重點打造3個體系,即中心城區內的城市公園體系、中心城區和遠郊新城之間郊野公園體系、周邊地區的環首都國家公園體系,以提升京津冀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北京今年城鄉建設用地再減30平方公里
12日晚,一年一度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北京市政協主席會聚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落實
2017年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后,精心組織實施城市總體規劃、推動“雙控”、“三線”政策落實成為北京市政府工作的首要大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