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城市治污應從規劃著手
美媒稱,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超過50%。2013年,服務業成為中國的最大產業。2015年,中國城市將努力扭轉無序擴張和污染的不良趨勢。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2月26日報道,中國正致力于讓自己的城市成為宜居中心,以吸引中國工人,并成為有能力吸引外國人才的全球性城市。
報道稱,在一些人看來,中國城市登上任何“最宜居城市”榜單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除非把香港算上)。但在另外一些人看來,這一天來得也許比我們想象的要早。英國《經濟學家》周刊最近就如何治理“中國城市大擴張”大發議論,該刊得出的結論發人深省。
首先,北京的平均行駛速度僅為紐約的一半。所以,中國城市不僅存在污染問題,而且還很擁堵。除此之外,《經濟學家》還援引麥肯錫咨詢公司的數據指出,中等城市不僅看上去越來越具有吸引力,而且幾乎各方面的表現都在超過特大城市。那么,中國特大城市的前景如何呢?
2014年,在74個中國城市中,只有8個達到控污標準,盡管有個少有的好消息:PM2.5濃度平均下降11%。然而,近期內可能無法看到情況好轉。換句話說,也許要再過幾年才能看到現行的治污計劃是否奏效。那么問題又來了——監督實施治污計劃是一回事,中國如何能夠避免鬼城和特大城市交通堵塞這些臭名昭著的現象呢?
香港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的沈聯濤和肖耿認為,需要進行貨幣和信貸改革,以確保生產率最高的城市能脫穎而出。同時,《美國預防醫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肥胖癥和慢性病的發病率在中國呈上升趨勢,情況與發達國家類似,而且這些疾病與社區是否適宜步行存在重要關聯。
所以,盡管交通問題只是污染謎團中的一環,但交通設計及交通與土地利用規劃的關系將對中國城市產生深遠影響。毫無疑問,從一定程度上說,交通運輸對中國的嚴重空氣污染難辭其咎,但并非唯一污染源。從燃煤電廠到戶外燒烤,方方面面都有責任。隨著最近提出煤炭液化計劃,這不僅會加劇空氣污染,還會給水的質量和可獲得性帶來巨大壓力。
因此,中國城市的希望在于,不能一次只處理一個污染源,而是從城市規劃的角度解決城市污染問題。這樣,中國城市也許就能同時解決幾個問題。畢竟綠色交通擁堵依然是交通擁堵。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