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鎖委員:推動生態城市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在談及協商民主時,向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協商民主適合中國文化。“國家外交政策始終倡導要以談判來解決爭端,協商民主是我黨的一個法寶,既然是法寶,符合我們民族文化,就得想辦法把它做好,這是個關鍵。”
在污染防治方面,王玉鎖委員認為,囿于傳統思維及模式的限制,既有生態城市規劃暴露出導向單一、缺乏對生態要素的充分考慮。沿用傳統城市規劃方法做生態城市規劃,難以充分滿足生態城市發展要求,缺乏有效的配套機制、難以支撐生態城市規劃的創新轉型、難以充分發揮頂層設計的應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態城市發展質量。他建議從三方面推動生態城市建設,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經濟、民生協調發展問題。
一、強化多維協調發展理念,帶動城市規劃導向轉變
?。ㄒ唬┦峭苿诱D變生態城市發展理念,突出能源、環境的先導性地位,帶動城市規劃導向從追求土地利益最大化過渡到謀求生態、經濟、民生整體利益最大化;(二)是激發政府生態發展意愿,完善和推行以排放權交易機制為代表的市場化手段,將生態建設轉化為經濟收益,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贏。
二、構建以能源、環境引導和輔助的全新生態城市規劃方法
?。ㄒ唬┦巧疃绕饰霾煌瑓^域資源環境潛力和承載力,引入能源效率、能源密度、能源與環境彈性系數、智能化覆蓋率等關鍵指標,形成以生態社區為最小單元的“多維協同、循環優化”的生態城市規劃方法;二是遵循“挖掘資源高效利用、系統規劃有序配置、多能融合協同供應”理念,開展真正意義上的能源規劃,更好地統籌各能源專項規劃,優先發展多能源微網等新模式,并行釋放節能、環保、經濟綜合效應,推動能源體系的根本性升級。
三、建立與生態城市規劃方法相適應的支撐機制
(一)是在生態城市規劃方法落地的起步階段,在政府層面組建協調機構,建立城市規劃、能源、環境、建設、交通等各專業部門間的協同工作機制,打通各生態要素間的互動優化流程,推動該規劃方法的有效落地;(二)是盡快升級現行城市規劃相關法律、規范及標準,形成生態城市規劃方法運行的長效機制,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能源規劃、環境規劃的法理地位,為生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障。
代表委員小資料:
王玉鎖,男,漢族,出生于1964年3月,河北霸州人,大學文化。天津財經學院管理系企業管理專業畢業,碩士研究生,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新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王文杰:哈爾濱城市森林研究看生態城市建設
最近在貴陽召開了生態峰會,提出了要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200個國家級森林城市,這是到2020年的目標,現在已經有165個了,到2025年要增加到300個。在生態城市建設中樹木大有可為【詳細】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