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龍:應把節能減排列為城市規劃“硬指標”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出現了“能源使用效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表明“高消耗、高排放、低產出”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我國現階段的發展要求。因此,黨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及“建設美麗中國”的新要求,這也為城市區域發展標示了新方向。
城市作為人類活動最為密集和活躍的區域,也是能源使用最多,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區域,因此,通過城市規劃對城市用地、基礎設施及城市活動進行合理布局和安排,實現節能減排就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我國當前城市發展的新趨勢,城市規劃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探索,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首先,促進職住平衡,有效減少生活碳排放。伴隨著我國大規模的城鎮化,在城市周邊出現很多新城和工業園區,這是當前我國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這種郊區化也隨之產生了大量的通勤擺動人口,產生了交通帶來的大量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城市規劃作為城市建設用地組織和布局的重要政策工具,需要強化和完善新城和工業園區等新空間的功能,例如在新城中適當增加產業用地,或者在工業園區中增加居住用地(例如職工和人才公寓),實現職住平衡,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其次,劃定城市增長邊界,確保綠色開敞空間。在當前快速城市化時期,城市急劇膨脹不僅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還帶來對周邊生態用地和開敞空間的不斷侵占。城市空間的無序發展影響到城市功能組織的混亂,從而降低了能源使用效率和增加了碳排放量。結合目前正在探索的城市增長邊界劃定工作,劃定大都市區發展空間、生態保護和開敞空間等重要空間,以“生態優先”的理念保護城市生態本底,實現城市空間的“精明增長”,提高城市空間績效。
第三,倡導綠色建筑,追求低碳生活。綠色建筑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最大限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目前,綠色建筑成為節能減排的主力,是未來建筑發展的新方向,也是推動我國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的重要途徑。因此,城市規劃應從宏觀長遠著手,通過進行可持續的場地規劃,保護節約水資源、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等,以減少建筑運行耗能、建筑材料耗能和建筑間接耗能,推動綠色建筑的普及,實現綠色規劃和低碳生活。
城市規劃作為城市建設和環境塑造的重要政策工具,可以通過合理布局城市和科學部署各項建設工程,實現節能減排,打造綠色、健康、宜居、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