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游城市群引領中部就地城鎮化
近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批復了《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國務院指出,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對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中部地區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國土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
該區域去年的經濟總量超過4.5萬億元,位于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之后居第四位。在“一帶一路”行動方案剛剛推出,京津冀規劃呼之欲出之時,長江中游特大城市群規劃率先落子,其中有何深意?
“中三角”或成全國就近城鎮化的試驗示范區
“這個時機出臺《規劃》是非常及時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劉勇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熏此次《規劃》的出臺有三個重要背景和意義。
首先,中國經濟正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過渡,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表示,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內運行,所以我們要注意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目前沿海地區經濟增長已經飽和,中西部經濟增速較快,而長江中游地區經濟增長有巨大的潛力,且人口眾多。在此背景下出臺《規劃》,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是穩增長。
其次,未來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是以“中三角”區域為核心,因為我國外向型經濟已經趨于飽和,下一步要進一步擴大內需。工業化和城鎮化是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落實到區域上就是長江經濟帶,特別是中上游。
再次,縮小地區差距,調節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狀況也要靠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發展。中國人均收入差距最大的區域實際上是大中部,因為該地區人口最多,但是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如果這個地區經濟發展起來了,整個中國的區域差距問題就基本上解決了。
“與沿海三大城市群異地城市化道路顯著不同,長江中游城市群具備就近現代化的優勢條件,成為全國就近城鎮化的試驗示范區。”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著名社會學家李培林近日公開表示。
數據顯示,全國有七個人口凈流出省份,其中五個是中部省份,包括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李培林說,2014年來自湘鄂贛農村在全國城鎮務工的農民工有3000多萬,如果他們返鄉就地城鎮化,長江中游城市群地區的城鎮化率可以上升到77.8%,高于目前長三角城市群71.5%的城鎮化率和珠三角城市群76.2%的城鎮化率。
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區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從全國層面來講,長江中游城市群是目前發育程度最弱、面積最大的跨省級、國家級城市群。它正好處在橫貫中國東西向的長江經濟帶的中游地帶,從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角度出發,優先把它推出來,融入市場經濟大潮中,國家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看其是否能夠“笨鳥先飛”,先走一步。
“在此時推出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一是,讓長江經濟帶這條龍繼續成為經濟新常態下拉動中國經濟平穩發展的帶動力量。二是,此次《規劃》是《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實施以來,首個跨省級國家城市群規劃,這就意味著國家會繼續把城市群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也意味著把長江中游城市群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來對待。同時告訴人們,在其他地方未來還會出現若干個不同規模、不同層級的城市群,這些城市群都會成為帶動當地和周邊地區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空間主體。”方創琳補充道。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