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北京劃定水土保持生態紅線
“今后,河湖、濕地、崩塌滑坡危險區、泥石流易發區等區域將被納入禁建區和限建區,建設項目的選址應避讓此類區域。”近日出臺的《北京市水土保持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劃定了全市水土保持生態紅線,明確紅線內嚴禁隨意開發建設。
根據北京市第一次水務普查結果,全市水土流失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潮白河、大清河、薊運河流域水土流失狀況尤為嚴重。為此,《條例》規定,將河湖、濕地、生態公益林、綠化隔離帶、公共綠地、郊野公園、濱河森林公園、綠道和崩塌滑坡危險區、泥石流易發區等區域,納入城鄉規劃確定的禁止建設地區、限制建設地區進行管理。禁建區和限建區范圍由北京市和各區縣政府部門劃定。在開發建設中,如出現損壞水土保持設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復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等情況,應依法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
此外,《條例》規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開墾、放牧和種植農作物。在5°以上25°以下坡地種植農作物的,應采取免耕、等高耕作、輪耕輪作、控制化肥和農藥施用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造成水土流失。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安徽劃定生態紅線 面積占全省15.15%
記者從安徽省環保廳了解到,經安徽省委、省政府研究通過,并報國務院同意,安徽正式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為21233.32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5.15%。【詳細】
四川加強涉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礦業權整改
近日,四川省國土資源廳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市州國土資源部門從政治高度強化環境保護優先意識,采取有力措施,將涉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礦業權整改工作落到實處。【詳細】
廣東佛山:超五成市域面積劃入生態紅線
記者從佛山市政府了解到,為進一步明確城市開發建設的邊界,防止城鄉建設用地無序蔓延,佛山近日出臺了《佛山市城市生態控制線劃定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要求,佛山市生態控制線劃定比例應達到市域土地總面積的50%以上,同時提出“兩脈、三區、四楔、多片、多點”的城市生態安全和空間格局結構。【詳細】
國土資源部下達2017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
近日,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下達〈2017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的通知》,提出充分發揮土地利用計劃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調控和引導作用,強化節約集約用地,突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統籌新增和流量建設用地,嚴格土地利用計劃執行監管;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計劃、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計劃同時下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