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濟南·泉世界--文化產業園的未來之路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
導語: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低增長階段,傳統的粗放式城市開發模式已經無以為繼,我們必須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更多的關注深層次的文化挖掘,文化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那么濟南作為一座文化名城,城市歷史和基因非常強大。在其城市開發過程中,如何實現文化產業園的融資規劃、品牌打造與經營發展,如何平衡文化與產業的關系,協調社會經濟與城市文脈的共生共榮,這都是本次活動所需要關注的實際問題。
本次活動,希望以“印象濟南.泉世界”項目為切入口,研討文化產業園的開發及未來發展等切實問題,以實際項目為本探討新城建設,從文化產業園的角度解讀城市化進程。
2015年8月16日下午14:00,印象濟南.泉世界——文化產業園的未來之路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在CBC中國建筑中心北京市西城區佟麟閣路85號中華圣公會教堂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濟南西城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CBC中國建筑中心、《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山東西進城市發展咨詢有限公司共同舉辦。活動匯聚城市決策者、地產開發商、文旅設計專家、本土文化名人、運營管理者及相關行業從業者,搭建文旅界的高端學術平臺,聚焦“印象濟南.泉世界”項目,討論文化產業園發展中的切實問題。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評論:城市建設當避“想當然”
據媒體報道,吉林吉林市投資3億建的相當于12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客運站,因為地理位置較偏遠,也沒有公交線路等配套設施,導致乘客和車輛均不愿前往,為此,當地將另投10億新建客運站。【詳細】
新城建設應體會當地文化 實踐生態多樣性
上海奉賢·2014城市設計國際研討會邀請了目前國內外城市規劃和建筑設計領域眾多知名專家和學者,圍繞南橋新城“水、綠、潮”三個特點,探討了當代建筑、城市發展的一系列舊經驗和新策略。 【詳細】
生態文明視域中文化產業發展問題解析
從生態文明建構來看,我國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文化國際貿易存在污染轉移、不當開發透支資源成本、異化消費、文化多樣性缺乏;在內部結構上,一些文化產業遠未形成較完善的生態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