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摩哈德城墻及廣場翻新
在西班牙科爾多瓦省Palma del Río市的老城中心,是一座建于12世紀,穆斯林王朝阿爾摩哈德時期,防御基督徒進攻的堡壘。1985年,該項目被載入Andalusian遺產名錄。堡壘由城堡和城墻兩部分組成,前者僅僅保留了地平層的平面和5座塔樓,其中最大的一座中包括一間Anguishes小教堂。而城墻,除卻城市發展對其產生的侵蝕外,幾乎完好無損。建筑師Antonio Raso,César Egea,Luis Gala和Pedro Dugo沿著城墻設計了一條通道,將小教堂同Parish of the Assumption教堂連接起來,豐富了城市空間,加強了歷史遺跡的存在感。這一項目為該地區帶來了人氣,用八角星鏤空的鐵門和地面鋪裝等設計元素美化了城市環境,同時小教堂的室內得以保存,并成為一個新的俯瞰城市美景的場所。
從北側廣場看城墻
Anguishes小教堂入口
從小教堂入口看周邊環境
編輯:duanyiwen
相關閱讀
北京城市總規將“舊城”改為“老城”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近日研究討論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指出,要推進實施老城重組,優化調整行政區劃,強化政治活動、文化交流、國際交往和科技創新等服務功能。【詳細】
故宮600歲老城墻啟動“考古式”修繕
建成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至今已近600歲的故宮城墻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宮殿城墻,在中國筑城史上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昨天,這些老城墻首次啟動“考古式”系統維修。【詳細】
從長安到西安——鐫刻在城墻上的歷史
朝代更迭,城池變遷,發生在這座古都歷史上的每次變故均會導致城市總體規劃和布局的調整,皇城的位置、城墻的高矮、街道的寬窄、城市功能性區分的誕生又無不與政治和經濟地位相關。一座古都城墻史的變遷鐫刻了古城西安城市結構空間的數次改變。【詳細】
南京公示明城墻等74項城鄉規劃成果
從即日起,南京市規劃部門正式向公眾開放《2014年城鄉規劃編制成果公示展》,展覽上詳列的74項規劃成果涉及總體發展戰略、地區空間布局、城市特色塑造、歷史文化保護、公共公用設施和城鄉統籌規劃等多個方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