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雕塑:城市中心地標 加強行人互動溝通
2016-04-07 13:01:04 來源:設計邦 瀏覽次數:
mojca kocbek vimo為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設計水雕塑,旨在加強人們在城市中心的相互交流。斯洛文尼亞建筑學會舉辦大賽,邀請建筑師、雕塑家和畫家參賽,旨在創建一個更加美好的公共環境。mojca kocbek vimos的參賽獲獎作品水雕塑積極響應大賽宗旨,挑戰人們對特定領域的認知。
水雕塑旨在加強人們在城市中心的相互交流
編輯:xiongsiya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地標建筑國際設計競賽正式開賽
近日,綠色天際線碧桂園森林城市地標建筑國際設計競賽在北京芳草地正式拉開帷幕。【詳細】
便利不足成公共設施短板 城市建設如何以人為本?
大到廣廈岑樓摩天建筑,小至地磚路牌護欄扶梯,城市建設日漸完備,然而規劃不足、缺乏維護等問題卻嚴重影響公共設施的功能發揮,致便利性缺位。同時,部分地標式建筑花了很多錢,但財政的實惠卻未必落在百姓的身上。【詳細】
專家:常州1.5億摩天輪折射政府投資隨意性
國慶節前夕,常州時來運轉摩天輪仍未迎來屬于它的運行時刻。過去1年余,隨著一次又一次將要開行載客的傳言破滅,這座耗資1.5億元、號稱“世界最大、國內唯一”的無輻式摩天輪也備受質疑。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施建輝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這種華而不實的地標建筑不該是政府投資的領域。【詳細】
“短命規劃”重癥如何治?
投資7000多萬元,號稱“國內最高人物銅像”被拆……日前,“廣西柳州柳宗元人物銅像被拆”事件在網絡上持續發酵。這樣的例子多有所聞。今年6月,云南河口斥資2.7億元的“文化長廊”,建成3年后又花費3億元來拆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