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正式公布
為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提高生態承載能力,由省發改委牽頭,會同林業廳、環保廳等12個省直部門,聯合編制了《山東省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今天正式公布。
依據山東的自然地理特征,考慮不同區域對生態服務功能的需求,生態保護與建設將全省劃分為:魯北平原區、魯西平原區、魯中南山地丘陵區、魯東低山丘陵區和海洋區“五個區域”。
全省“五個區域”劃分
魯北平原區是山東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包括東營(樓盤)等3市的13個縣(市、區),主要以生態修復為主。魯西平原區是山東糧食主產區,包括德州(樓盤)等7市的36個縣(市、區),重點是保護現有生態系統,推進農牧循環。魯中南山地丘陵區包括濟南(樓盤)等9市的57個縣(市、區),約占全省山地丘陵總面積的3/4,是山東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主要是加強水土流失治理等工程建設。魯東低山丘陵區包括青島(樓盤)等5市的31個縣(市、區),是全省森林資源最豐富的地區,重點是加強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建設。海洋區包括山東的內海、領海及管轄海域,可細分為海洋生態紅線區、海洋生態修復區和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區等3個區域,重點是加強海洋生態災害防治。
在全省生態保護與建設區域布局的基礎上,規劃還確定我省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重點是“兩屏三區四帶多點”,即:東部沿海和魯中南山區“兩大生態屏障”,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區、魯西平原生態保護區和海洋生態保護區“三大生態保護區”,沿黃河、沿海、沿省界和南水北調沿線“四大生態保護帶”,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點狀分布的重要生態區域。
“兩屏三區四帶多點”格局的生態保護
目標方面,《規劃》按照森林生態、濕地與河湖生態、城市生態等8大生態系統,細劃了28個主要指標。其中,到2020年,山東的林木綠化率要達到27%,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要達到90%。農田實施保護性耕作比例要達到16.3%,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要達到45%。
編輯:kangyuxuan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柴達木生態保護與治理規劃出臺
12日,記者從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獲悉: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柴達木地區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2018【詳細】
安徽省發布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編制要求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做好2018年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全省817個省級中心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原則上7月底前完成。規劃基本要求應納入村規民約,在村內展示規劃成果,確保讓村民【詳細】
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印發 損害古樹重罰
近日,山東省日前印發《山東省古樹名木保護辦法》規定,有損害古樹名木正常生長行為,情節嚴重的,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