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杭州智慧經濟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目前我國有超過80%的城市在“十二五”期間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轉型的戰略舉措。智慧城市的興起與發展不僅成為歷史進程中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也終將成為未來城市的核心形態。智慧城市不僅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新型城鎮化戰略部署的具體任務,更是擴大內需、啟動投資、促進產業升級和城市轉型的新要求。
2011年12月,第三屆智慧城市高峰建設論壇在北京舉辦,會議提出了“分享智慧城市建設經驗,謀劃智慧產業發展藍圖”的主題,正式提出智慧城市建設與智慧產業協同發展的宏偉目標。我們認為,智慧城市建設與智慧產業或者智慧經濟融合過程是一個資源自由配置、交互、結合的過程,核心是通過IT創新技術、信息整合能力和管理模式創新,將傳統城市資源與城市建設與新型智慧產業交叉、滲透或重組,從而開創一種適合新型城市管理需求、經濟發展從而促進城市轉型升級的融合性創新服務模式。在智慧城市與智慧經濟融合發展過程中,需要堅持開放、合作與自主創新相結合的原則,突破海量數據處理、智能終端系統和智慧經濟支撐平臺等關鍵技術。政府職能部門要轉變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觀念,制定智慧城市發展規劃,出臺智慧經濟扶持政策,形成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局面。智慧城市與智慧經濟融合會產生眾多創新成果,并會接受來自于市場與實踐的檢驗,廣大城鄉居民和中外游客既是智慧經濟發展融合的最終受益者,又是智慧城市建設成果的評判者。在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經濟打造的基礎導向上,我們認為特別要堅持推進網絡、終端、內容、平臺、產業的“五大融合”。
系統梳理智慧經濟產業門類
在全市上下集中力量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的大背景下,建議對以信息產業與互聯網經濟為主體內容的智慧經濟產業門類進行系統梳理。既要從硬件設備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系統集成、運營服務的產業鏈角度進行分類,又要按照智慧城市建設感知層、網絡層、平臺層、應用層、用戶層的系統框架角度進行分類。同時要有針對性地制定發展和招引政策。對于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的產業門類繼續加強政策支持,鼓勵其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高地;對于較為薄弱甚至缺乏的產業門類,加強扶持和招引力度。力爭在現有智慧經濟產業門類基礎上,實現“強者恒強、弱者變強、無中生有”的智慧經濟產業全覆蓋格局。
推動搭建智慧經濟發展平臺
加快推進以智慧城市經濟為載體的智慧城市建設,打造全國智慧城市規劃、設計、技術、設備、服務、管理、營運的系統供應商,使杭州成為基礎設施最先進、技術水平最高、城市數據最開放、信息服務創新能力最強、智慧城市應用最普及、智慧產業最集聚的城市,為其他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形成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杭州模式,特別是智慧城市運營的商業模式,為最終在中國實現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奠定最堅實的基礎。建議由市委、市政府組建專門企業,推動建立智慧城市建設系統集成平臺,主要承擔杭州智慧城市建設的投資、融資、建設、運營、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國有資產管理以及對外系統輸出杭州整體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等職能。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