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態保護紅線 約占全市面積的14.25%
劃分北中南三區差異化治理
北部生態屏障區
主要包括從化區、增城區、花都區、白云區二環高速以北地區,黃埔區北部,總面積約5171平方公里
生態承載力較強,環境資源整體不超載,但由于生態功能高,空氣和水環境質量目標要求高,基本無剩余環境容量可用。實施保護為主、謹慎開發的調控策略,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文化、高新技術研發制造等低污染產業。
中部城市環境維護區
主要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全部,白云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南部地區(除知識城和九龍鎮區),面積約933平方公里
環境資源極度緊缺,生態環境承載力嚴重超載,將實施治污減排、優化開發的調控策略,重點發展現代商貿、金融保險、文化創意、醫療健康、商務與科技信息和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改善人口產業過度集聚狀況。
南部生態調節區
主要包括番禺和南沙地區,面積約為1330平方公里
生態承載力相對較強,環境資源承載力相對平衡,生態敏感,但由于地處流域下游,發展對生態的影響相對較小。實施保育生態、重點開發策略,承接中心城區人口和產業疏散,將突出自貿區高端定位,大力發展航運物流、特色金融、國際貿易、高端制造等產業,限制廢氣排放量大的電力、熱力、冶煉等項目。
昨日廣州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十七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廣州市城市環境總體規劃(2014-2030年)》(下稱《總體規劃》)。廣州首次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等41個區域被劃入生態保護紅線,禁止城鎮建設、工農業生產和礦產資源開發等改變區域生態系統現狀的生產經營活動。同時,《總體規劃》還首次劃定市域三大環境戰略區,提出差異化發展戰略。
全面評估環境資源承載能力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楊柳通報,《總體規劃》首次對環境資源承載能力進行全面評估,為廣州市落實國家、省大氣、水和土壤環境治理行動計劃,推進環境精細化、清單式管理奠定基礎。
根據市環保局此前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除從化區承載力平衡,其他各區均超載。廣州全市整體超載19倍,其中,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和白云區五區整體超載17.2倍,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超載倍數分別為13.4、2.4、5.2、3.7、0和0.7倍,其中黃埔和南沙超載主因分別為石化生產和電力生產。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安徽劃定生態紅線 面積占全省15.15%
記者從安徽省環保廳了解到,經安徽省委、省政府研究通過,并報國務院同意,安徽正式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為21233.32平方公里,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5.15%。【詳細】
湖南一被人遺忘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踏歌且行九萬里,醉度青華幾十年。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昊哥。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在張家界市被景區包圍的國家原始森林公園。這里古木參天,風景獨特,不用看景區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