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石燃料促使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目前,最新研究表明,遠古地球土壤中存儲的死亡植物物質促使大氣層氧氣指數升高,從而形成5.41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目前,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植物化石燃料阻止更多碳與大氣層中的氧氣結合形成二氧化碳,導致大氣層中氧氣指數升高,促使5.41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圖中是黑色頁巖形成于4.5億的前,包含著三葉蟲和有機物質化石,該化石表明當時地球大氣氧氣含量升高。
騰訊科學訊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表明,5.41億年前土壤中存儲的大量死亡植物促進地球大氣層形成氧氣,有助于生命的誕生形成。
這些死亡植物物質同樣是煤炭、石油、有機氣體和其它化石燃料的關鍵成分,土壤中存儲的死亡植物物質也叫做“沉積物”,阻止任何植物在分解過程中碳分子釋放進入大氣層。
在任何動物存在于地球之前,死亡植物化石化過程阻止更多碳與大氣層中的氧氣結合形成二氧化碳。同時,它將阻擋二氧化碳形成,促使大氣層氧氣指數升高。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出現了大量生物進化和形成,這與5.41億年前大氣層氧氣指數峰值相符合。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地球科學教授沙南-彼得斯(ShananPeters)說:“掩埋在土壤中成為化石燃料的植物沉積物,是地球高級生命進化的關鍵因素。”
彼得斯教授和研究小組同事使用一種獨特數據集獲得這項發現,該數據集叫做“Macrostrat”,它包含大量北美洲地理信息,這是彼得斯花費數十年心血得出的。基于沉積巖的形成,研究人員發現大氣層氧氣指數和土壤中沉積物指數處于平行關系,暗示著地球大氣氧氣和土壤沉積物有著直接關系。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地球和行星科學快報》上。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阿根廷發現最古老茄科植物化石 距今5200萬年
西媒稱,在阿根廷出土的最古老的墨西哥酸漿化石距今已有約5200萬年的歷史,專家們由此重新思考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茄科植物的演進史。【詳細】
廣州發現2.1億年前動植物化石 為三疊紀晚期產物
近日,有地質專家在廣州市花都區發現了大片重要的地質遺跡。23日,花都區政府多個部門已對現場進行了封鎖。接下來將有專家進一步進行勘探考察。【詳細】
植物化石重建古氣候揭示中國西南東亞季風的強度
東亞季風是影響中國及東亞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氣候系統。東亞季風的演化對于中國現代氣候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新近紀是東亞季風的演化的重要時期,但東亞季風形成演變及其強度是長期爭論的科學問題。【詳細】
印度果阿邦驚現植物化石群
在印度,從Valpoi鎮去朋達(Ponda)公里的6公里處,Sattaritaluka的Khotode村附近,Mhadei河的左岸,古生物學家在這里發現了6500萬年前的大型植物化石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