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寧:將科學化作為環境管理轉型的首要任務
1月17日-18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分析學術研討會。陳吉寧出席會議表示,希望科學家們加強大氣污染成因、成份及其影響等方面的基礎性研究,堅持問題導向,力求做深做透,加強成果應用,為推動環境科學決策、提升大氣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重要批示和要求,進一步提升大氣污染治理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1月17日-18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及趨勢分析學術研討會。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顧問組5名院士和總體專家組25名專家,以及全國各地大氣領域各研究方向的專家代表受邀參加研討會,交流大氣污染防治研究成果,凝聚科學共識,為完成《大氣十條》及“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強化科學支撐。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出席會議并講話。
陳吉寧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做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也多次作出批示,要求科學深入開展霧霾成因、成份等分析,借鑒各方經驗,采取更有力度和針對性的措施,力爭取得更明顯的治理成效。這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要求,充分表明了黨和國家加強大氣污染治理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為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保障。
陳吉寧表示,環境保護部將科學化作為環境管理轉型的首要任務,高度重視決策的科學基礎。希望科學家們加強大氣污染成因、成份及其影響等方面的基礎性研究,堅持問題導向,力求做深做透,加強成果應用,為推動環境科學決策、提升大氣治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對于在科學界已有共識的科學成果,我們將認真落實到工作部署中;對于尚存爭議、疑問較多的科學課題,環境保護部也將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深入研究。同時,希望科技界能夠加強與媒體和社會公眾的交流,引導大家科學認識空氣質量改善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使每一個人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者、實踐者和受益者。
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大氣污染成因、大氣污染控制、空氣質量趨勢分析三個主題展開深入討論,以進一步理清我國大氣污染的形成機制與成因,明確大氣污染治理的方向與重點措施。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黃潤秋出席研討會。環境保護部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科技部有關負責同志參加研討會。
編輯:lianqi
相關閱讀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雄安新區規劃已有雛形 土地制度或由批租制改年租制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建設,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2017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上透露,雄安新區規劃的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之城,總體規劃將于一段時間后提交中央審議。【詳細】
苗木產業轉型升級 提質增效路在何方
山東省人民政府出臺了《山東省林木種苗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6-2020)》,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業界內產生了巨大影響。【詳細】
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路徑探析
近年來,隨著能源的不斷開采與使用,“資源枯竭”“產業轉型”“可持續發展”一系列問題密集地出現在政府政策規劃以及學術研討中。延安作為以石油為主導的資源型城市,近幾年,產業結構失衡、經濟易受沖擊、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等困境逐漸凸顯,經濟轉型迫在眉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