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雙鴨山:黑土濕地之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風和日麗,云走鳥鳴;河流縱橫,魚翔淺底。夏季,走進我市(黑龍江雙鴨山市)各個濕地自然保護區,映入眼簾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生態美景。這是我市依托自然優勢、注重山水相融、叫響“濕地之都”品牌的真實寫照。
我市共有濕地類型保護區五處,分別是寶清縣七星河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集賢縣安邦河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饒河縣大佳河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寶清縣東升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及撓力河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21471公頃,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1種。
七星河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三江平原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自然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之一。目前已被國際濕地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被省旅游局評定為3A級風景區,所在地寶清縣被中國野生動物協會命名為“中國白琵鷺之鄉”。
安邦河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屬內陸濕地與水域生態系統類型、內有大片的蘆葦、苔草、小葉樟,多樣的濕地環境為動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安邦河濕地公園被國家林業局評定為4A級濕地公園。
大佳河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饒河縣境內,在烏蘇里江左岸和撓力河右岸,該自然保護區為自然生態系統類,屬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
東升省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比較豐富,有國家級保護鳥類30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5種。
我市緊緊圍繞“生態立市”戰略部署,不斷建設和完善各保護區的通行道路、氣象觀測點、生態監測站、標本室和瞭望塔等基礎設施,開展了基礎設施、資源保護、濕地恢復、科研宣教和生態旅游等建設工作。我市還開展了“濕地旅游年”等活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濕地生態文化旅游體系,促進了濕地生態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每年,來濕地旅游的各類游客多達幾十萬人次。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