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美好新海南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海南省林業系統要緊緊圍繞“找差距、明方向、見行動”的要求,找準問題,明確方向,精心部署,多措并舉,統籌推進當前林業改革發展,努力推動系統思想大解放、體制機制大創新和林業事業大發展。
當前,海南林業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省委決定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對推動海南林業改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省林業廳將通過深入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促進全省林業系統干部職工思想大解放,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進一步革除影響海南林業發展的思想障礙、體制機制性障礙,解決影響林業改革發展的長遠性、深層次、根本性問題,科學謀劃新一輪海南林業改革發展的重大舉措,扎扎實實完成省第七次黨代會確定的林業工作目標任務,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為建設美好新海南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對標省委要求,精準選定林業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主題
省林業廳在省委決策部署的十個方面研討主題的基礎上,根據海南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緊密結合當前林業實際,提出增加十個林業特色研討主題。一是如何深入推進國有林場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林業“多規合一”空間規劃改革,打造更具活力的林業體制機制。二是如何深入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努力在轉變林業發展方式上尋求新突破。三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做大做強海南花卉產業。四是如何進一步完善森林公安垂直管理體制,精心呵護海南的綠水青山、碧海藍天。五是如何扎實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林業生態修復與濕地保護專項行動,為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六是如何大力發展森林旅游和森林康養。七是如何探索建設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紅樹林國家公園,把海南島建設成為大花園、大景區,成為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生態島、健康島、長壽島,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八是如何處理發展與保護的矛盾,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把海南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九是如何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全省林業系統紀律作風建設。十是如何建設高素質的林業干部隊伍,為現代林業建設提供人才保證。
精心部署,多措并舉,扎實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海南省林業廳堅決貫徹省委關于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的重大部署,把深入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作為當前全省林業系統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全力以赴抓緊抓實抓好。一是立即召開全省林業系統開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大研討大行動活動動員大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全省林業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二是印發實施方案,對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將活動開展與當前林業改革發展充分結合起來推進,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不走過場,務求實效。三是開展重大專項課題研究,委托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開展創新林業管理體制機制,提高我省林業發展質量和效益課題研究。四是邀請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王松霈在內的多位著名林業專家學者參加全省林業系統百日大研討大行動專家研討會,為海南林業發展出謀劃策、貢獻智慧,促進全省林業系統進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識,推動新一輪林業改革發展。五是全員參與。全省林業系統每一名干部職工都在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中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海南林業改革發展大局,提出自身需要改進和制約林業發展的事項,對查找出的問題立即整改,以整改成果體現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的成效。
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促進海南林業大改革大發展
海南省林業廳緊緊圍繞“找差距、明方向、見行動”的要求開展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邊研討、邊行動,找準問題,明確方向,將活動開展與當前林業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統籌推進,推動全省林業系統思想大解放、體制機制大創新和林業事業大發展。
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活動,更好地推動林業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專項行動,精心呵護海南的綠水青山。進一步加強生態修復和森林資源保護,修復和建立完備高效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強我省生態承載力。一是大力實施林業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專項行動,扎實推進臺風損毀林地修復等八個分項行動,確保今年完成林業生態修復6.9萬畝和濕地生態修復0.5萬畝的任務。進一步完善濕地立法保護制度,印發《海南省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健全濕地分部門分級管理體系,實行濕地保護目標責任制。二是大力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紅樹林國家公園建設,開啟我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新體制。三是進一步完善森林公安垂直管理改革,創新生態環境法治保障制度。深入開展打擊非法占用林地等“七個專項”行動及“霹靂行動”,精心呵護海南的綠水青山。
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更好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鞏固和擴大造林綠化成果。堅持推進綠化寶島行動,今后五年每年完成10萬畝的造林任務,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造林綠化成果,增加綠化面積,提升森林質量。針對省人大海防林執法檢查中提出的整改要求,抓好全省海防林修復工作。全力推進村鎮及通道綠化美化工作,并在綠化基礎上進行彩化、香化和林果化,努力實現城鄉森林化、通道林蔭化、水岸綠茵化、農田林網化、森林網絡化,讓海南的青山更綠、空氣更清新,把海南打造成無山不綠、有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的美麗海島。
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更好促進綠色富民產業發展,使綠水青山變成百姓的金山銀山。加快林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林業結構優化,推動傳統林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的現代林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和珍貴鄉土樹種、木材加工、林木種苗、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產業、森林旅游和林下經濟等綠色富民產業。做強做優熱帶特色林業,使熱帶特色林業真正成為海南的優勢產業和經濟王牌,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和推動農村小康建設的富民產業,使綠水青山變成百姓的金山銀山。
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更好發展海南花卉產業,把海南建設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發揮我省“天然溫室”及“熱帶植物王國”的優勢,加快熱帶花卉產業發展。深入開展全省花卉產業發展大調研,借鑒國內外花卉產業發展成功經驗,研究符合海南實際的發展目標、工作思路、建設內容和政策措施,把花卉產業打造成促進全省經濟增長的新興特色產業,把海南島建設成為大花園、大景區,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
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更好促進林業體制機制創新,推進林業各項改革向縱深發展。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推進各項林業改革,創新林業體制機制,力爭在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取得突破,全面增強林業發展活力和動力。
第一,持續推進省域“多規合一”林業空間規劃工作,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堅持以涉林“多規合一”改革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堅守林業生態紅線,永葆海南的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爭取盡早印發《海南省林地占補平衡管理辦法(試行)》,積極探索開展市縣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工作,爭取早日開展全國“取消林地定額指標限制”試點。
第二,按期完成國有林場改革,全面創新管理體制。加快理順國有林管理體制機制,解決定性定編定崗和活化激勵機制等問題,剝離辦企業辦社會職能,妥善安置富余職工,有效化解金融債務,確保林區社會穩定。
第三,不斷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民林業收入顯著增加。完善政策措施、活化經營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社會資本等各種生產要素向林業聚集,為林業改革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制定出臺我省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逐步建立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運行機制。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實行“公司+林農”“專業合作社+林農”等模式,促進林農增收。
第四,深入推進林業“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釋放市場活力。探索在“多規合一”下最大限度簡化審批。推廣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等三個園區“極簡審批”模式;推進“五網”建設項目“以區域一次性林地審核審批取代單個項目審核審批”的審批改革。探索推行全流程互聯網“不見面”審批,進一步增加“不見面”審批事項的數量,使“不見面”審批事項占事項總數的50%以上。
通過百日大研討大行動,推進美麗林區林場、森林小鎮建設,助推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加快推進林區林場道路、電力、水利、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群眾環境清潔運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改善林區人居環境,到2019年底建成不少于60個美麗林區林場管護站、作業區。以保護生態為前提,加快推進森林小鎮建設。打造一批生態宜居、特色鮮明的森林小鎮,形成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的城鎮森林生態系統。
(作者關進平,系海南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
相關閱讀
廣州市查處林業和園林系統腐敗
廣州越秀法院10日對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系統系列腐敗窩案之一的廣州市白云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副局長、廣州市市政園林局城市綠化管理處處長翟晉華受賄人民幣逾百萬一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其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六個月,并處沒收財產人民幣十萬元。【詳細】
受賄為主 園林系統官員腐敗案3年查處20起
從前的“清水衙門”,如今的腐敗“富礦”,生態文明助推了各地的綠色造城運動,但背后滋生的腐敗也令公眾咋舌。近年來,園林綠化領域的官員貪腐落馬的現象層出不窮。近3年來,有超過20宗林業園林系統官員腐敗案發生。【詳細】
國外草坪選種最新指南(五)——混播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混合種類的草坪有較強的抗性。由于大部分的地區都是變動的混合型生態條件,因此單一的草種很難有很全面的抗性,而混播可以起到共同抵抗外界不利條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