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城市規劃要有戰爭憂患國防配套
前段時間,北京市規劃展覽館“邁向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系列專題展,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古都風韻、生態宜居、現代時尚、數據智能、區域互聯……公眾的一個個留言,寄托著對未來城市建設的美好憧憬。
“詩意的棲息”,是每一個普通市民純樸的向往。然而,作為城市的規劃者、建設者,眼里不能只有詩和遠方,戰爭憂患、安全意識、國防配套,須臾不可或缺。“人類以什么樣的方式生存,就必然以什么樣的方式去作戰。”當前,全球人口城市化進入一個新的高峰期,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在國家和地區政治、經濟等活動中的核心地位愈加明顯。換言之,未來戰爭陰云也必將越發濃郁地籠罩在城市上空。近年來,利比亞、敘利亞戰爭,以及伊拉克政府軍與“伊斯蘭”武裝作戰的敵對雙方,無不是圍繞大中型城市展開激烈較量。美軍《聯合城市戰綱要》開篇點題,鮮明指出:“城市是21世紀最有可能的戰場”,是未來作戰的“戰爭和戰役重心”。
城市,作為經濟、政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中心,一方面,具有左右戰爭勝負趨向的政治內涵和民意導向;另一方面,又具有巨大戰爭潛力的蓄積功能,是軍事資源輸出的重要源頭,對現代戰爭體系具有基礎支撐作用。與此地位作用要求不相適應的是,當下個別城市在規劃建設上國防意識不強。城市建設投入的手筆越來越大,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但經濟產業結構缺乏戰略考量,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國防需求不夠,城市數據智能、重要交通樞紐難以滿足戰備動員需要,地下管廊、地下商場、地鐵隧道等人防工程與現代戰場防護需求脫鉤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必須引起高度警惕。
城市,是“城”與“市”的組合詞。古之所謂“城”,本身就是筑城、防衛之義。從古至今,國防安全就是城市建設與規劃應有的題中之義。規劃建設現代化城市,根本的是要牢固樹立大國防觀念,著眼國家安全與發展的戰略全局,頂層規劃城市的經濟產業結構,科學布局城市重大基礎設施與交通網絡建設,促進增強國防安全體系的彈性與張力;應準確把握現代戰爭的打擊方式和特點規律,把網絡攻擊、導彈突擊、航彈毀傷等現代戰場毀傷指標,引入城市建設規劃當中,從源頭上提升城建工程系統的整體防護能力。
“現代戰場打擊的無所不及,需要防護力量支撐的無處不在。”毋庸置疑,傳統的軍事部門“大聲疾呼”、政府部門“包打天下”、企事業和廣大群眾“到此一游”的運行模式,肯定無法形成強大的城市防護力。應堅持從健全完善立法入手,從制度層面規范政府部門和軍事機關的任務界面,理順協同對接機制;積極走開軍民融合發展路子,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牽頭主導作用,擴大軍地兩個大局、地方各個產業的邊際融合效應,把各個領域、全體民眾有效動員起來,著力構建覆蓋全域、安全穩固的新型城市防護體系。
“戰爭總在炫耀他的飛速演進,企圖嘲笑人們的短視與無知。”我們唯有始終保持戰略憂患,緊跟戰爭形態變化,堅持系統思維、堅持大國防觀,不斷創新和加強城市防護建設,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享有“詩意的棲息”。
(原標題:城市規劃,不能只有詩和遠方)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