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優先的建筑設計——新城市主義對現代建筑的批判
本文是對新城市主義創始人之一的Polyzoides,以及另外一位新城市主義領域重要的建筑師John Torti的訪談。重點討論了標志性現代建筑和肌理型城市建筑之間的差異。新城市主義提出將建筑的重點從單體形態的設計,轉移到對整個社區環境和場所的營造上,尤其應該注重對公共空間和公共領域的設計。強調的是讓建筑融入周邊城市環境肌理,建筑設計融入城市設計要素,而并非讓建筑來標志城市。涉及的內容雖然基于歐美城市設計的歷史環境和背景,但對當下中國新型城市化進程下的建筑學科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但也不得不承認,新城市主義自身實踐中,也存在一定局限和自我標榜,例如一些新城市主義者構造的脫離城市歷史和原有基底的標志性肌理。
圖一、Sansome and Broadway by Mithun | Solomon
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公共空間和公共領域。所以現代城市應該執行城市規劃優先,而建筑次之的策略。
1.新城市重點關注整個城市,為建筑藝術和工藝帶來了全新的手法和途徑。城市設計師設計的建筑物時,首先強調“場所營造”,經常提倡最有助于提升城市活力的“消失中間”建筑類型。這種方法常常涉及古典原則和鄉土設計,尋求解決場所更深層次意義的現代語言。
《公共廣場》雜志編輯Robert Steuteville就“城市化中的建筑”這個話題采訪了Stefanos Polyzoides(Moule & Polyzoides建筑師與城市規劃師事務所合伙人)和John Torti(Torti Gallas及合伙人事務所合伙人),討論了它對鄰里、社區和城市的貢獻。
圖二、Stefanos Polyzoides 和 John Torti
2.新城市主義通常是有關大尺度區域的城市設計,比如整個鄰里和社區。但是它同時也關注這些社區內的建筑設計問題。因此新城市主義將會給建筑帶來什么不同和本質的改變?
Torti: 它為城市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其中一種理解就是尊重傳統城市,而不是突出特殊的張揚個性化的場地和建筑物的傳統理念,這其間是有本質的不同。作為偉大的規劃和建筑理論家,Christopher Alexander有一種非常深刻的描述。當你到達一個地方、一座城市或者一個場所的時候,你必須觀察并理解整個地方。總結起來我認為,新一代城市設計師的任務,是讓建筑在城市面前保持謙虛。
Polyzoides:作為新城市主義者,我們學到的其中一件事是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公共空間和公共領域。所以城市規劃是第一位的,而建筑次之。 然后就這演變成了建筑物是標志物,還是城市社區肌理的一部分的問題,是這座建筑物支配場所,還是這個建筑物附著于場所甚至轉型成場所的問題。新城市主義者基本上相信建筑和地方之間的兼容性,如果將建筑放置在城市肌理的特定位置將使他引人注目。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