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調整城市建設目標:2050年進世界城市
北京城市人居環境再迎變革。根據最新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顯示,北京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值得一提的是,在2004版北京城市規劃里,北京市的發展目標是到2050年左右進入世界城市行列。
在規劃領域專家看來,北京城市建設目標的調整,直接帶來的影響是城市人居環境的深刻變革。從世界城市到國際一線的和諧宜居之都,不僅表明了城市人居將朝著越來越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還反映了城市文明和配套設施發展也將逐步實現本土國際化。
事實上,2004年北京城市規劃就提出,到2020年左右,力爭全面實現現代化,確立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國際城市的地位。到2050年左右,建設成為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進入世界城市行列。
而本次新總規則重點強調,2020年發展目標是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實現階段性目標;北京到2050年要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所謂建設階段性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層面。首先,中央政務和國際交往環境及配套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其次,城市將逐步成為全國高端引領型產業研發集聚區,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且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進一步彰顯。
在此基礎上,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以及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都是必要條件。
對此,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發展策劃研究所副所長指出,上述條件直接作用到城市發展層面,必然導致一個新的國際居住區的誕生,而這個國際居住區有望是覆蓋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中心甚至國際交往中心等城市職能的區域,它對城市日益本土國際化也將產生積極作用。
按照一般世界城市發展經驗,國際居住區的誕生,并不是意味著將推高房價,他們還有其他一些特征與魅力。研究顯示,國際一流城市對旅客有吸引力,并產生連鎖反應,吸引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各類投資。同時這些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擁有最大的過夜國際旅客群體,尤其是商旅人士。
根據國內外專家的研究,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世界城市只有三個,即紐約、倫敦、東京,顯而易見的是,它們在世界金融體系及世界經濟事務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中國風景園林網摘編)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
鄭曉笛: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特別研究員鄭曉笛發表題為《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棕地再生的五個層級》的主題演講,從全球、區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