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有要求
記者從(山東聊城)市"創森"辦了解到,根據《山東省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5)》,今后在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時,堅持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生態優先、合理配置"。
《規劃》明確,選擇城鄉綠化樹種時,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根據聊城市市域范圍內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條件,遵循當地植物的演替規律,因地制宜選擇與環境條件、文化特征相適應的綠化植物。堅持以優良鄉土樹種為主,適地適樹,發揮植物應有的生態和景觀功能。在進行城鄉綠化和樹種選擇時,首先應當考慮當地的生態環境,堅持以鄉土喬木樹種為主,合理配置灌木、藤本、草坪地被植物等;堅持生態樹種與景觀樹種相結合,速生和慢生樹種相結合,常綠與落葉樹種相結合,營造復層混交、穩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做到"生態優先、合理配置"。在城區綠化中堅持樹種的豐富度和生物多樣性,同一種植物栽培數量不得超過樹木總數量的20%。
基調樹種是整個城市植物的基礎和代表,根據聊城市的綠化現狀及城市發展規劃,基調樹種可選擇國槐、垂柳、圓柏、法桐等。骨干樹種是城市綠化中的骨架,骨干樹種可選擇雪松、毛白楊、合歡等。城鎮園林綠化的一般樹種涉及常綠喬木、落葉喬木,常綠灌木、落葉灌木,藤本植物,水生植物,觀賞草、草坪及地被植物等。
道路綠化樹種宜選擇干形端直、樹冠較大、枝葉茂密,根系固土作用強、生長旺盛、抗風能力強的鄉土喬木作為林帶骨干樹種,主要發揮防風固土、防塵降噪、吸收廢氣、隔絕噪音等生態作用。在發揮防護功能的同時,以建設景觀型林帶為目標,選擇景觀效果好的鄉土植物進行栽植,做到喬、灌、草多層次搭配,花、果、葉多形態結合,形成"三季觀花、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在水系綠化中依據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結合的原則分別布設以垂柳、水杉、雪松、國槐、刺槐等為主的陸生植物,以及以荷花、芡實、睡蓮、蘆葦等為主的水生植物。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西寧: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
日前,記者參加了青海省西寧市主辦的以【詳細】
“五個理念”創建森林城市
開展森林城市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增進民生褔祉的重大舉措,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2016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2次會議時專門強調,要著【詳細】
森林城市建設要警惕“綠色大躍進”
森林城市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直接體現,目前正在各地蓬勃興起。新華社記者在多省采訪發現,部分地區森林城市建設有所跑偏,存在奢侈化、媚外化和景觀化等問題。【詳細】
中國將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中國正加快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到2020年將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這是記者從1月26日在深圳舉辦的全國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座談會上獲悉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