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中農業(yè)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yè)部華中地區(qū)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實驗室歐陽波教授研究組揭示C2H2鋅指蛋白SlZF3通過與CSN5B相互作用,從而調節(jié)抗壞血酸的合成和植物耐鹽性。研究結果于2017年11月28日在線發(fā)表于《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非生物脅迫是作物產量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植物受到非生物脅迫時,會積累活性氧(ROS),而抗壞血酸(AsA)可通過清除ROS來提高植物的脅迫耐受性。AsA的生物合成和代謝途徑已基本清楚,但其調控機制仍不甚清楚。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新的番茄調控基因,命名為SlZF3,其編碼具有EAR抑制結構域的Cys2/His2型鋅指蛋白。NaCl處理可迅速誘導SlZF3的表達。過表達SlZF3使番茄和擬南芥的AsA水平顯著提高。SlZF3過表達植株AsA介導的ROS清除能力增強,從而增強了植物的耐鹽性。蛋白質互作實驗表明SlZF3可與CSN5B結合,CSN5B為COP9信號體的關鍵組分之一。這種相互作用抑制了CSN5B與VTC1(一種參與AsA生物合成的鳥苷二磷酸甘露糖焦磷酸化酶)的結合。此外,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EAR結構域可促進SlZF3的穩(wěn)定性,但不參與SlZF3和CSN5B的互作。本研究結果表明,SlZF3可促進AsA的積累,從而提高植物的耐鹽性。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