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建成生態廊道3600多公里
記者6月26日從鄭州市林業局獲悉,省會鄭州生態廊道建設初見成效,已建成林業生態廊道3600多公里,新建及提升綠化面積2.8億平方米,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生態支撐。
鄭州市生態廊道建設2012年啟動,突出“兩環三十一放射”、高速公路、鐵路、水系、出入市口的綠化提升,推進生態廊道網絡化建設,形成生態路網、生態水網和高標準農田林網“三網”,從而達到大生態、網絡化、全覆蓋,目前基本形成覆蓋全市域的市、縣、鄉三級生態廊道網絡體系。
據介紹,生態廊道建設不同于以往簡單的通道綠化,功能多、標準高。四港聯動大道、綠博大道、中原西路、鄭登快速、鄭新快速等一級生態廊道,綠線寬度設計為50米,按照“公交進港灣、輔道設兩邊、行人在中間、休閑在林間”和“高密度、大綠量,喬灌花、四季青,多功能、多節點”的標準進行設計建設。二級生態廊道綠線寬度設計為30米,三級生態廊道綠線寬度設計為10至20米。
高標準的生態廊道可充分發揮森林的除塵凈化、生態隔離功能,顯著提升城市的綠化水平。據了解,鄭州市將生態廊道建設列入今年民生實事重點工程,年底前還將建成生態廊道220公里,綠化面積2118萬平方米。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粵港澳大灣區擬建設世界級森林城市群
記者從在佛山舉辦的全省綠委辦主任暨部門綠化和森林小鎮建設座談會了解到,廣東省將主動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森林城市群。【詳細】
重慶全城構建長江綠色生態廊道
重慶市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快長江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逐步構建起覆蓋長江兩岸的綠色生態廊道,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雛形已顯。【詳細】
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出新策
11月2日,在重慶市召開的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林業工作會上,來自長江沿線的12個省市齊聚一堂,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加大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進行了交流和探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