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藍紹敏: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長三角地區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懷,標志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為南京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參與長三角一體化提供了行動指南和強大動力。作為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地區不僅需要發揮上海作為全球城市的龍頭帶動作用,還需要切實強化南京作為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協同支撐。”全國人大代表藍紹敏認為,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進一步完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格局的重要舉措,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關鍵抓手。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也是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承擔更大區域范圍服務職能,代表全國全省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競爭和產業分工循環的使命擔當。
藍紹敏表示,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南京通過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可以協同上海肩負起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職責,當好南京都市圈、寧杭生態經濟帶等區域發展的排頭兵,更高質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構建全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的區域發展新機制。“南京具有獨特的地理區位,較強的綜合實力,開放的門戶樞紐,優越的資源和巨大的發展潛力等優勢,對照國家中心城市應具有的全國層面中心性和一定范圍國際性兩大特征,南京已具備由區域重要中心城市上升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和條件。”藍紹敏說。
為此,藍紹敏代表建議:首先,懇請國家在相關規劃、政策和頂層設計方面給予南京支持,在《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南京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進而在長三角區域形成全球城市(上海)+國家中心城市(南京)的世界級城市群格局;支持南京都市圈和“寧鎮揚”同城化建設,探索特別合作區建設模式,在江蘇和安徽之間探索跨行政區劃和經濟版圖的一體化發展新機制;大力推進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打造世界有影響、全國能示范的長三角綠色發展增長極。其次,在平臺載體建設上給予支持。懇請國家支持南京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推進與上海張江、合肥兩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動,打造“滬寧合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示范帶”,形成原始創新“高峰”;支持發揮上海—南京—合肥沿線地區產業發達、門類豐富、要素集聚的優勢,構建長三角的“滬寧合”沿江產業科技創新軸,加快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策源地”與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場”對接合作;支持國家級南京江北新區搶抓上海自貿區擴容機遇,納入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再次,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支持。懇請國家支持南京構建“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創建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示范城市,增強對長三角城市群的輻射帶動能力;支持南京建設海陸雙向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更好發揮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的江海轉運功能,促進南京港與上海港等港口之間的優勢互補、合理分工;支持南京建設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重要樞紐,推動創建“全國服務最佳機場”,支持創建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支持南京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設施,納入5G業務應用示范試點城市,建設東部地區信息數據中心。最后,在一體化機制創新上給予支持。支持南京探索推動科技成果鑒定、評價、孵化與轉化一體化,在人才認定標準、供需對接、引才激勵、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一體化建設;支持探索設立共同發展基金,在環境治理、基礎設施、產業協同、民生服務等公共領域共同投資建設,率先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中探索不同城市、不同主體間的共建共享與利益轉移機制。
編輯:楊賡
相關閱讀
南京全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一退一進,一減一加之間,是城市決策者打造“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堅定信念,跋涉軌跡。【詳細】
頂尖“外腦”為南京城市發展建言獻策
一座偉大的城市必然有對未來長遠而深刻的思考。12月14日,南京市政府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舉辦2035城市發展國際會議,十多位城市規劃領域的國際頂級專家會商南京未來城市發展道路。【詳細】
南京城市發展愿景:創新名城,美麗古都
一座明城墻,鐫刻了古都滄桑;一座紫金山,展現了綠城秀美;一條秦淮河,見證了文樞繁華;一位航海家,引領了開放通衢;一個制造局,開啟了產業興盛。今天的“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南京正向著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