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現代化首都都市圈高質量建設 京津冀共商國土空間規劃協同
京津冀三地規劃協同工作邁上新臺階。近日,京津冀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專題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召開。會議研究討論了《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2023年—2035年)》編制工作初步思路,提出首都功能、沿海港口、安全韌性、流域治理、產業廊道等方面的研究重點。
會議聽取了《天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和《河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編制有關情況,審議通過《京津冀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專題工作組工作機制》《京津冀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專題工作組2023年重點任務》,明確了三地共商聯動的工作原則,并細化年度重點任務。
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廳長詹曉陽說,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堅持、貴在協同,河北省將與北京市、天津市協同解決跨省市重點問題,優化區域空間布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具體包括,圍繞推進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編制,推動雄安新區、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等重點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天津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局長陳勇說,要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發揮規劃引領和要素保障優勢,持續提升京津合作示范區承接能力;加快推進京津冀港口樞紐形成合力,強化天津港服務保障功能,與北京、河北共同開拓腹地運輸通道和運輸網絡,加快國家陸海雙向開放的橋頭堡建設。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主任張維說,要進一步凝聚協同共識,以更緊密的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和更開放的工作組織模式,深化三地規劃自然資源部門在重點領域和重點地區的協同配合,形成規劃實施的更大合力,使空間規劃更好服務于區域可持續發展。
“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應有之義。”京津冀聯合辦常務副主任、北京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北京市京津冀協同辦副主任劉伯正表示,加強空間規劃統籌引領是高質量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舉措,要進一步優化京津冀城市群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促進非首都功能梯次有序疏解,提升資源要素配置效率。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副局長李楓對三省市規劃自然資源領域協同發展形成的階段性成效表示肯定,同時建議編制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應先易后難,從已有共識的事情做起,用好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不斷拓寬研究思路,集思廣益;要把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相結合,落實好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第二屆武漢公園文創大賽啟動
逛公園,除了賞玩自然風光,還能讀懂歷史文化,收獲趣味科普。19日,第二屆武漢公園文創大賽啟動,本次大賽將面向社會征集有韻味、有趣味的文化創意好設計【詳細】
城市公園 打開生活新空間
近年來,許多城市不僅增加公園數量、面積,為市民提供更多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綠野佳境,也完善公園的服務功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養老服務、娛樂科普、親子活動的新期待、新需求。古典戲曲唱到湖邊樓閣【詳細】
李雄:公園功能+ 生活美好+
公園功能的更新與升級,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具象呈現【詳細】
園冶杯參賽作品丨成都越秀·天樾云錦
示范區從“奢雅紅牌樓、杏林漫生活”的設計理念出發,景觀設計上汲取老城文化的底蘊和城市的新生活力上融合打造,通過六大景觀策略,打造雅奢、自然、藝術的新成都生活精奢的形象范本,演繹新成都的美學生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