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森觀景臺”五一亮相
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水景如畫。原梓峰攝
作為首都南部結構性生態綠肺,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將建設3300畝高品質生物多樣性示范區。昨天,記者從豐臺區獲悉,公園內總高度59米的“南森觀景臺”計劃于“五一”開放,突出南苑地區的囿臺文化,形成與“奧林匹克塔”遙相呼應的城市文化新地標。
春日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處處花團錦簇,已經成為城南游人踏青賞花新目的地。高品質生物多樣性示范區就位于公園的核心區,總占地約3300畝。
“我們的目標是將之建設成為北京中軸線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超大型藍綠空間、北京中心城區內最大的候鳥棲息地和觀鳥勝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首都生態大花園,為城市更新區域的生物多樣性恢復、園內互動場景建設,以及城市藍綠空間高質量發展管護養護起到示范作用。”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生物多樣性示范區內,將籌建108畝高品質綠化種植區,營造高品質自然生態景林。
在關注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南苑森林濕地公園還將完善公共文化空間,延續“北有奧森,南有南森”的建設思路,建設“南森觀景臺”“林海秋風觀景平臺”等,突出南苑地區囿臺文化。
“南森觀景臺”設計高度為20米,建筑面積達1000平方米,建造于現今占地面積200畝、高39米的東土山上,建成后總高度將達到59米。
觀景臺以棲息于“南囿林海”中的大雁為靈感,建筑基座與屋頂造型參考大雁振翅的姿態,強調南北向軸線階梯,以傳統風格的坡屋面回應北京中軸線,在彰顯傳統文化自信的同時,對古典建筑進行現代演繹。
目前“南森觀景臺”已完成結構封頂,將于“五一”期間竣工開放。屆時,市民可登頂觀景平臺,俯瞰整個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的美景,遠眺北京城區。觀景臺將與北邊的“奧林匹克塔”遙相呼應,成為城南城市文化地標新節點。
整個示范區的建設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完成。除了南森觀景臺外,臺、亭、榭等標志性景觀也將同步完成建設。到2025年,將完成5000畝濕地生態片區、先行啟動區南入口、瞭望塔等的建設,豐富南苑森林濕地公園的生態功能和文化內涵,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質的休閑和游憩空間。
南苑森林濕地公園是豐臺區推進花園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記者從豐臺區園林綠化局獲悉,自2019年全面啟動創森工作以來,豐臺區已新增造林面積1.6萬畝,森林總面積達到8551.74公頃,森林覆蓋率27.99%,成為本市首個成功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的非生態涵養區,實現了“生態進城”。與此同時,新建公園綠地134處,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提升了18個百分點,達到93.18%,人均綠地面積38.79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38平方米,讓市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繪就了“綠美豐臺”新畫卷。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上海:從鋼筋水泥里“摳”出千座公園
最新數據顯示,上海納入城鄉公園名錄的口袋公園已達到265座。許多人不知的是,這些轉角處的小驚喜、家門口的小確幸,曾是堆放雜物的工地、封閉的單位院子,或不起眼的閑置地塊【詳細】
踏春賞花成為亮眼增長點 今春文旅消費活力足
江西婺源,競相開放的油菜花,與白墻黛瓦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引來游客游玩賞花;河南洛陽,牡丹新品種“三月蘭”盛開,豐富多彩的花色吸引了眾多花友前來觀賞……【詳細】
步行街成北京商業地標“新名片”
顯示,北京市支持商業步行街更新提升及新建培育,并將對于獲評"全國示范步行街"的項目再給予額外的獎勵。作為體現城市商業繁華、文化氛圍的商業項目,商業步行街一直是北京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但【詳細】
今年我國將基本完成國家濕地公園驗收
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今年,國家林草局將組織專家組,對國家濕地公園持續開展考察評估,考察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修復、科研監測、合理利用等情況。對于達標的國家濕地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