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整活”助力公園功能復合型躍升
大到6萬人一起嗨的音樂節,小到帶你秒回童年的“拔根兒大賽”……越來越多的公園靠花樣“整活”火了。各類創意活動,吸引越來越多人走進公園,公園也成了人們“gap moment”的首選之地。“公園+活動”這種新形勢,讓公園從僅可游覽,升級為集體育、娛樂、社交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公園。
各類活動創意頻出
近日,記者在位于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下稱“綠心公園”)南門廣場的“舊書新知 書香運河”副中心古舊書市集上看到,市集熙熙攘攘,各年齡段的書迷接踵而至。
“這個活動挺好玩的,能集章,還能抽盲盒。認識了新書,學到了新知識。”剛剛放假的二年級學生李成康表示。
五十多歲的吳先生是過來“踩點兒”的,他說:“今天先過來看看,打算回去整理一些家里的舊書,明天帶過來換新書。”
在市集現場,閱晨書屋負責人全華身著漢服忙著向游客介紹書屋主打的各種國學主題書籍。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年輕人很喜歡漢服,希望通過漢服的裝扮吸引更多年輕讀者關注到國學作品。”
當天傍晚,另一場活動在綠心公園的北區游客服務中心廣場上演。在這場名為“張灣我最行文藝大比拼”的活動中,15支張家灣鎮的居民舞蹈隊輪番獻技,角逐舞蹈決賽的冠軍。
談及為何選擇公園作為活動場地,張家灣鎮副鎮長王明珠說:“希望能夠在美的環境,讓美的人,做美的節目、美的事。”
華燈初上,在北京龍潭中湖公園的摩天輪廣場南側,一節BODYJAM團課正在進行。伴隨著現場強節奏感的音樂,舞臺上的教練帶著臺下幾十位付費學員做出融入拉丁、街舞、爵士等舞蹈類型的動作。摩天輪廣場上的不少游客被音樂和舞蹈吸引,也紛紛跟練。
“這個活動特別符合年輕人的活動喜好,我很喜歡!”剛剛結束跟練的陳女士邊說邊擦額頭的汗。
同一時間段,在不遠處的摩天輪下,現彈現唱的演出正在進行。圍觀的人們有直接搬了充氣沙發坐在前排的,也有站在后排隨著音樂輕輕扭動的。每每曲畢,都會贏得一片掌聲和歡呼聲,儼然是一場戶外版的Live house。
近年來,公園憑借舉辦花樣頻出的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尤其是以往對公園并不感冒的年輕人。在小紅書上,搜索“公園活動”,截至發稿,相關筆記已超過225萬篇。
主題IP運營常態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園的商業化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公園自主策劃。比如在小紅書上熱度很高的“老北京拔根兒大賽”,就是由龍潭中湖公園策劃并舉辦。2023年11月的比賽吸引了200位北京選手從鞋底掏出精挑細選的楊樹枯葉,到公園一決雌雄,并最終誕生了“根兒王”。類似的活動,龍潭中湖公園2023年舉辦了206場。活動直接拉升了游客數量的增長曲線,2023年該園日均接待游客近萬。
另一類是公園與其他機構聯合舉辦。以北京為例,僅近兩個月就有多家公園舉辦此類活動,如綠心公園“五一”舉辦了“2024北京無限音樂節”,兩天接待了6萬多游客,客流量創下開園至今的紀錄。此外,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舉辦了“集善益塊走”——2024年全國助殘日公益徒步活動,北京溫榆河公園舉辦了“自然書屋”主題活動,朝陽公園舉辦了“貓和老鼠奶酪日”……這類活動里,有時公園只負責提供場地,更多時候,公園則會與合辦方共同參與策劃。
“龍潭中湖從2021年開園就設立了品牌部門,專門負責活動品牌等。”龍潭中湖公園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楊立恒表示,“我們從一開始就把公園作為一個人與自然之間的載體來運營,希望通過各種活動,打造一個有溫度的公園,讓人們愿意來公園里享受生活。”
各家公園花樣活動輪番登場的同時,也在挖掘各自特色,希望打造自己的IP品牌。北投綠心公司經營部副部長閆超告訴記者:“綠心公園正在籌劃綠心的研學體系,將研學作為綠心公園的一個IP重點運營。比如,選擇合適的空間作為研學教室,并形成綠心研學課程體系,建立中草藥園等多個主題園,滿足通州區社會大課堂、愛國主義教育等適合中小學的研學需求。”
“長遠來看,我們通過保持音樂、體育、研學等不同主線的活動全年常態化運營,保持公園的人氣。同時,希望通過強IP的活動,進一步提升綠心公園的知名度,逐漸形成自身成熟的商業體系,將更多游客引流到綠心公園,實現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閆超表示。
審批等堵點亟待疏通
公園在活動方面的探索,預示著公園的功能已從傳統較單一的游覽功能,轉化為集體育、娛樂、社交等功能于一體的復合型公園。
“現在的公園都在向功能‘復合型公園’發展。開展商業活動時,應在策劃階段就做好平衡,既實現不同功能的落地,又兼顧到不同類型的目標群體。比如某一片公園空間,白天可以是青少年的籃球場,晚上可以供老年游客跳舞,周末則可能成為中青年喜愛逛的市集。”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薛澤林表示。
采訪過程中,多家公園向記者透露,現在策劃一場大型活動,往往需要市場監管、城管、商務、文旅等多個部門審批,流程比較復雜,希望能打通堵點,讓整個流程更順暢便捷。
“這對管理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薛澤林表示,“未來,可以探索建設一個數字化平臺,不僅讓不同的項目在平臺上展示,也方便不同部門協同監管、審批,為公園更高效便捷地籌辦各類活動增添助力。”
此外,記者了解到,策劃活動時,關于綠地保護、臨建占比、污水排放、電量負荷等基建相關的問題,也是公園方面普遍反映亟待疏通的堵點問題。
對此,薛澤林表示,應站在發展角度看問題。“公園這幾年變化很大,進行了很多‘社會化改造’,比如很多公園進行了‘拆欄透綠’,將公園圍墻拆掉,從一個封閉的公園成為游客24小時可隨意進出的‘無界公園’。這一動作背后,涉及圍墻周邊薔薇科植物的遷移、增加燈光保障夜晚照明等具體工作。這和公園開展商業活動一樣,每項變化的落實都需要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說。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北京推出203項暑期游園文化活動
暑假來臨,北京各大公園景區迎來游園高峰。今年,全市公園推出自然教育、文化活動和傳統民俗等203項暑期游園文化活動,陪大小朋友度過愉快的假期。各個公園活動信息可在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政務網站及首都園林綠化官方微博微信查閱【詳細】
多地宣布取消旅游景區實名制預約
同程旅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程超功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指出,景區的預約入園制度有其合理性,特別是對于一些特殊的文旅場所,預約和分時入園對于保障游客的安全和體驗感非常重要。但是,也要糾正“過度預約”現象,不管什么類型的景區無差別地執行嚴格的預約則會給游客帶來不便【詳細】
武漢建百里長江生態廊道 打造世界濱水生態名城
長江武漢段流程達145公里,與其最大的支流漢江共同造就了武漢三鎮。當前,武漢正全面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高水平建設百里長江生態廊道,提升城市生態品質,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和民生改善相統一,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典范【詳細】
暑期將迎旅游高峰 文旅部推出一系列產品和線路
進入暑期,大中小學生陸續放假,職工年休假較為集中。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多家旅行社了解到,今年暑期將迎來旅游高峰。國內長線游、出境游預訂火熱,避暑游、親子游、研學游、文化游等需求增長明顯。游客更傾向于選擇深度體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