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學生參與設計“樂學公園”
3月5日,(北京市)豐臺區程莊南里小區公園內,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豐臺實驗學校4年級學生劉久菠帶著紙板、直尺、彩筆,與同學分工合作,認真地繪制著公園地圖——當日,該校“樂學公園”生態景觀設計項目啟動,距離校園幾百米之遙的公園將成為學生新的“學習樂園”。
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學生展示設計方案。受訪者供圖
在學生動手繪制地圖之前,學校特別邀請了豐臺區園林局藝道園藝驛站主理人王志偉為學生現場授課。“今天,我們要完成繪制底圖的任務,將公園的布局搞清楚,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分區設計。”王志偉循循善誘:畫地圖到底要畫什么?要用到什么測量工具?沒有測量工具的話該怎么辦……學生們爭相發言,氣氛熱烈。
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學生正在設計方案。受訪者供圖
“測量的相關知識我們也會在近期的數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補充。”學校校長李同說,該校還將整合思政、科學、美術、勞動等多學科知識,將“樂學公園”項目打造為“自然+”的跨學科主題學習實踐平臺。
經過與學生、街道等的共同討論,學校初步計劃將公園劃分為景觀區、休閑區、涂鴉區、雕塑區等區域,不同區域承擔著不同的教育功能。比如,雕塑區將邀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循環利用”主題雕塑群,景觀區請學生認領綠化帶、設計小型生態園等。接下來,學校還將舉辦公園生態景觀設計的陳述與招投標活動,中標者在年底前的幾個月里進行項目施工。
“我們希望通過真實情境下的設計實踐,學生在勞動中學習、在協作中成長,同時也為社區注入教育活力,實現‘校家社共育’的閉環生態。”李同說。
這只是豐臺區“樂學公園”創建工作的一個縮影。新學期,該區推出30個“樂學公園”創建項目,通過整合匹配學校及周邊社會、生態、教育等資源,創新推進學校教育、自然教育、社會教育有機融合,打造青少年戶外教育實踐平臺。
近期,各項目相繼啟動。比如,作為先期試點單位,北京十一學校豐臺小學的學生已經完成了校外2000平方米綠地的設計方案。在方案中,學生團隊結合北方氣候特點,篩選了30余種本土植物,并融入雨水收集系統等巧妙設計,既有兒童視角,又有專業思維。在園林局、街道辦等的支持下,孩子們的方案即將變為現實。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全國政協委員郁瑞芬:取消強制統一招牌要求
經過深入調研,郁瑞芬發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仍有優化空間。她提到,一些城市的街頭巷尾煙火氣還不夠濃郁,部分商業設施的布局不夠合理,消費活力也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詳細】
北京市以家庭園藝產業推動建設花園城市
近年來,北京市作為首善之區,持續拓展“兩山”轉化路徑,挖掘生態資源多重效益。特別是首都園林綠化部門將園藝產業與多業態融合,全面打造“花園四季”城市IP,增進市民綠色獲得感,制定家庭園藝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推進家庭園藝進商圈、進單位、進社區、進校園【詳細】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園博會籌辦工作指揮部全體會議召開
建好園博園、辦好園博會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拉高標桿、對標一流,錨定目標、壓茬推進,細化工作顆粒度,提高工作精準度,提速構建“1+13”全城園博體系,精致精微推進項目實施,高效高質抓好籌辦任務落實,全力交出“建好一座園、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高分答卷【詳細】
周嵐委員:要變城市開發商為更新運營商
她以揚州仁豐里改造案例舉例,政府、百姓、市場三方攜手共建,政府的一期工程實施的是水電氣管網改造,消防能力提升和口袋公園建設,同時也積極發動沿線的居民和商戶參與進來,帶動了46戶居民和62家商戶的自我更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