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西湖,如何從杭州走向世界?
杭州,西湖,是兩個緊緊相連的詞。這座城與這片湖,始終在相互成就中書寫傳奇。
杭州自古因西湖聞名四海。近年來每逢節假日,西湖都以高客流量位居全國熱門景區前十、浙江首位,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西湖單日客流量創歷史新高。
美景與人文不僅吸引游客,更是叩響了這座城市溝通世界的大門:2011年,西湖冠上世界文化遺產之名,以沉淀千年的文化景觀,站上了世界舞臺。
如今正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杭州,也不斷賦予西湖新的時代內涵。文化傳承有了新的表達,生態文明實踐出和諧共生的故事,數字技術正在讓景區更加便捷……這里既有江南韻味,又充滿現代氣息。
西湖引領杭州走向世界,杭州賦能西湖擁抱未來。新時代的西湖,將全面做好“保護、管理、研究、利用、民生”五篇文章,在“城湖相依”中對標一流,走向世界。
文化的西湖
自然人文的交融
西湖美在何處?
社交平臺上曾有這樣一個熱議的話題:一眼就能認出西湖水。來過西湖的游客紛紛曬出他們的珍藏照片,西湖水總是看起來清澈溫潤,哪怕不以岸邊景色為底,也能一眼認出獨屬于西湖的美感。
這并非一日之功。
自2002年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伊始,西湖持續在優化生態環境、保護文化遺產等多方面發力,做好“保護第一”的文章。
每周,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水域管理處生態科技科科長楊俊都要到水域的12個監測點,采集樣本并進行分析。“為了讓水質更健康,西湖不間斷進行‘清肺手術’,實現西湖水‘一月一換’。”楊俊說。
水質好了,生態環境有了更大的變化。在最近的一次生物多樣性調查中,發現有1223種陸生高等植物、238種陸生脊椎動物、250種水生生物以西湖為家。
如果說水是西湖的明眸,那么遍布湖山之間的歷史遺跡就是她厚重的文脈。
2024年10月,8K超高清紀錄片《飛來峰》將這座國寶級文物——飛來峰造像搬上熒幕,讓觀眾得以細品它的精妙。這份視覺盛宴的背后,是持續近二十年的文物守護——自2005年起的三期保護工程,已解決飛來峰90%的造像面流水問題和70%的滲透水問題。“第四期保護工程即將啟動,我們將繼續研究如何攻克山石滲水和風化等難題。”靈隱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從流動的湖水到不動的石刻,多年來,西湖在訴說著同一個故事:這座千年名湖始終以文化為魂、生態為核,書寫著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融合的時代新篇。
人民的西湖
主客共享的生態
初春太子灣的郁金香、秋天產生“美拉德效應”的蘇堤、冬季銀裝素裹的寶石山……位于南山路上的西湖博物館內有一塊大屏幕,輪流播放來自市民游客的攝影作品,展示著不同視角下“大家的西湖”。
二十多年來,全天候免費開放的西湖,已經成為杭州市民游客共享的大公園。
西湖畔多個公園、名人故居等,都有向公眾開放的平價餐飲、茶座;環湖騎行、跑步,成為世界各地運動愛好者前來打卡的經典項目;貫穿一年四季的花展、花境,讓市民游客得以一覽江南園林藝術的精妙……在西湖,每個人都能找到親近“一線美景”的方式。
今年“五一”假期,西湖景區單日客流量創歷史新高,疊加西湖“景城相融”的獨特地理風貌,給景區管理與保護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數字經濟之城”杭州,率先在西湖來了一場技術賦能的景區管理試驗。2019年,西湖景區開啟景區數字化建設,給西湖裝上了一顆“數字大腦”。
以景區客流量管理為例,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在管理端,熱門景點實時游客量可自動識別,自動預警,提醒管理部門及時采取分流、限流等措施。在游客端,游客只需在手機上點一點,就能查看景點舒適度,可根據紅、黃、綠三種提示選擇錯峰游覽。
時代在變,西湖“還湖于民,還景于民”的理念始終未變。如今,西湖正以更精細化的管理,托起湖光山色之美。
世界的西湖
文明互鑒的坐標
西湖不僅是市民游客熱愛的旅游勝地,作為杭州首個世界文化遺產,她更以獨特的文化引力架起文明互鑒的橋梁。
2019年,杭州與意大利維羅納簽訂世界遺產地友好關系協議,兩個同樣擁有經典愛情故事與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就此開啟跨越山海的“雙城之約”。
意大利木雕藝術家斯特凡諾對此深有感觸——今年元旦前夕,他帶著手工雕刻的作品首次來到中國。在“愛在西湖”新年文化活動的市集上,當無人機將維羅納圓形劇場繪制在西湖夜空時,他驚嘆道:“太驚喜了,兩地的古老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
這場湖畔的相遇,正是杭維兩地深度交流的縮影。從“中意世界文化遺產地結好論壇”上的保護經驗分享,到穿梭于湖光山色間的“中意愛情巴士”,再到豐富多彩的中意愛情文化周活動……去年11月,杭州與意大利再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市與意大利共和國維羅納市合作議定書》,兩座城市以愛為媒,在文化遺產活化、文旅融合創新中不斷書寫“因愛起緣、文化結緣、民心續緣”的篇章。
西湖的文化磁場,同樣吸引著時尚界的目光。2024年末,香奈兒高級手工坊大秀選址曲院風荷,秀場靈感源自品牌創始人珍藏的西湖烏木漆屏風。T臺上,東方美學成為巴黎時尚的“繆斯”,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不僅讓西湖山水成為世界級時尚基因的載體,更讓杭州再次站在世界的聚光燈下。
西湖不僅是杭州的西湖,更是世界的西湖。西湖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東方哲學意蘊,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閃閃發光的明珠。在杭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進程中,西湖將堅持守正創新,做好中華文化傳播使者,打造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
(圖片由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提供)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城市更新投資亟需配套政策支持
盡管城市更新投資前景廣闊,但當前項目落地仍面臨一些挑戰【詳細】
遼寧構建四季消費場景 冰雪景區“一專多能”
支持冰雪景區從冬季運營模式切換至春夏季運營模式,遼寧文旅部門積極發力。自4月起,遼寧文旅部門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開展業務培訓,指導冰雪景區深度挖掘四季資源稟賦、拓展多季節產品開發思路【詳細】
北京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案例公布
首屆“新時代北京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典型案例”在市規劃展覽館發布,金隅興發科技園礦山生態修復等16個案例入選,為超大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彰顯首都生態治理的創新示范作用【詳細】
河北出臺省級自然公園管理辦法
近日,河北出臺省級自然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對加強省級自然公園保護、管理和利用作出進一步規范,以全面促進省級自然公園持續健康有序發展。有效期為2年。辦法分為省級自然公園設立調整和撤銷、總體規劃編制和分區管控、保護與利用等5章40條,適用于全省省級自然公園的管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