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經驗交流 ![]() |
|
評:建筑美學不能像“超女”那樣趕時髦
日期:2008-06-16 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張冰姿 我要評論()
編前語絲:建筑美學是建造業的調色版,也是建造業的“藝術細胞”。然而,近年來,建筑美學的“趕時髦”和“講排場”卻被人認為是超女式的做秀,甚至有悖于節能建筑的主旨,為此有些專家提出了批評,本刊在本期刊發的建設部綠色建筑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有為的觀點,或許能夠代表一些專家和學者的意見。 改變暴發戶式的建筑美學 “中國建筑界有個誤區,某些開發商不注重建筑的適用功能、內在品質、節能環保及經濟實用性,而把'新、奇、特'作為片面的追求目標。為此一些項目成了世界建筑師的實驗場。表現最突出的是:一味犧牲功能,增加施工難度,大肆消耗材料和能源,造成建筑造價大幅上升,維修成本加大,這是不應該的。”身為綠色建筑首席專家的王有為表示。 王有為同時強調,中國應改變暴發戶式的建筑美學。不要以為閃閃發亮的建筑就是藝術和潮流,不要單方面接受繁華熱鬧的建筑造型,更不要鼓勵富麗堂皇的裝飾,以防止建筑美學出現類似“超女”的趕時髦現象。他還說,有些樓房建得很好,開發商卻偏要在樓頂搞個外飄板,追求一種美。王有為坦稱:“這種過度建設,過度裝潢,過度表現的建筑是罪惡的、丑陋的,應嚴格杜絕。” 作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建設評價技術細則》的主編,王有為特別強調要拒絕建筑中一味出現的因“新、奇、特”形成的“視覺沖擊”,其實建筑物的核心是要講究實用,是要講究節能,是要講究與環境產生和諧的效應。 少安一個接頭好不好 “那種把綠色建筑的推廣簡單地視為規劃師、建筑師、建造師的職責是一種狹窄之見。實際上,建筑節能的很多工作應該依靠結構工程師完成。因此,作為一位合格的結構工程師,一定要摒棄我們是跟著建筑師來依樣畫葫蘆的傳統思想,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發展綠色建筑中的重要責任。”王有為認為。 由于高層超高層建筑和大跨建筑大量涌現,鋼筋連接技術在我國發展很快,錐螺紋、直螺紋、套筒連接、剝肋滾壓等,各種方式層出不窮,不僅力學性能相異,材料用量也大不一樣。“10萬平方米的建筑約有10萬個接頭,精打細算,單是接頭一項,就可以節約不少鋼材。現在開發商很少注意到這點。少一個接頭好不好?”王有為強調。 王有為還坦陳,目前我國建筑行業90%的建設項目規劃中都有節能設計,但是只有不到30%是按照規劃來做,其他的只是把規劃作為應付檢查的手段,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沒有實施相關節能設計,存在弄虛作假現象。“如果我國能在建筑發展觀、能源利用種類和模式、建筑技術、建筑開發運行方式、政府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創新,全面推進建筑節能,預計到2020年我國建筑行業年能耗將控制在7.54億噸標準煤;如果不重視建筑節能,到2020年建筑能耗將達到10.89億噸標準煤,將是2000年的3倍。”王有為說。 希望開發商多積極參與 在前不久舉辦的一次綠色建筑機遇與發展論壇上,王有為一聽說會有很多開發商參加,便欣然應允做此次論壇的主題發言人。 在會上他說,“開發商是國家推廣綠色建筑的領頭人。如果開發商不參與,這個工作還將原地踏步。”他特別希望一些大開發商能夠主動介入節能,在這方面起到示范和標本的作用。 多年來,王有為一直利用演講等各種機會宣講節能,但其中一些節能觀卻讓開發商接受不了。比如,他不主張用大窗戶。因為大窗戶雖然采光、通風、觀景效果較好,但是建筑物中50%的能量都是通過窗子損失掉的。因此無論走到哪里,他都會道出大窗在節能方面的弊病,但其實一些開發商并不愛聽。 王有為也不主張建大戶型。“大戶型是一種浪費,現在大量出現的豪宅主力戶型達到100~120平方米。而有關數據顯示,除美國以外,世界發達國家的平均套型面積也就在90平方米左右。像日本、瑞典和德國三個發達國家的戶均住宅面積都只有80平方米左右,”王有為分析認為,我國人口眾多,可利用的土地面積有限,沒有理由將住宅套型越建越大。 目前,王有為正在參與起草中國綠色節能白皮書,計劃將中國在綠色建筑方面做的工作進行系統闡述。“我國目前的建筑數量和建設速度都屬于世界發展史上所罕見的。'十一五'規劃全國節約2.4億噸標準煤的總任務中,分到建設領域的就有1.05億噸標準煤的任務,接近半數。”王有為說,任務還是很重。 盡管中國此前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但該標準太粗,沒有針對性。因此王有為多次想對這個標準進行修訂,目前,作為主創人員的他表示,《綠色建筑建設評價技術細則》(試行)是依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研究編制的,旨在為綠色建筑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提供更加規范的具體指導,為綠色建筑創新等相關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綠色建筑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