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理論研究 ![]() |
|
現代城市與環境藝術
日期:2008-11-18 來源:張元端文集 作者: 我要評論()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由于環境藝術剛剛才開始受到普遍重視,目前一些城市,甚至是大城市、明星城市,“環境藝術”水平還不高,“現代化”和“藝術化”還存在很大落差。 1、缺乏環境藝術總體設計。城市色彩不豐富,街景和天際輪廓線不美; 沒有讓人“過目不忘”的藝術精品和藝術標志物;雜亂無序、尺度不當、擺放位置不當、藝術效果較差等每有所見;一些住宅小區雖然很重視環境藝術,但規劃設計不到位,意境不高雅,流于景點的堆砌。 2、個別環境藝術作品過于抽象和另類。 特別是有個別雕塑作品,沒有很好考慮當地居民的審美習慣和審美情趣,甚至抽象另類到教人看不懂。 城市環境藝術是公共藝術,應該能與公眾交流,被公眾感知和認可。不是大眾認可的作品,就失去了在公眾場合存在的資格。 3、環境藝術作品雷同和重復較多。 藝術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的大敵是模仿。建筑造型缺乏變化和特色,造成所謂“千城一面”,出現了城市形象的“特色危機”。 國外一些城市無論如何變遷,都竭力維持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使人一見之后就把它銘記在心。 4、一些環境藝術作品沒有體現出本地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環境特色。有個別作品,藝術家努力表現自己思想、風格的藝術品,卻脫離了城市的文脈與人民的精神風貌。此外,有的城市不恰當地照搬國外的名作精品,也成為環境藝術的“不和諧音”。 凡此種種,一些城市給人的觀感是:現代的城市設施,落后的環境藝術。迫切要求我們把城市的環境藝術建設作為城市現代化建設一個重要課題。 優秀的城市環境藝術是現代城市的重要標志。 21世紀的現代城市,不僅要有現代氣息的城市設施,更要具有現代氣息的環境藝術。 現代城市的環境藝術應當強調生態性、文化性、經濟性。 一、城市環境藝術首先要注重生態文明 胡錦濤總書記對生態文明建設作了精辟的概括: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生態:也稱為“自然生態”,即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存在狀態。也可簡單解釋為“物種的生存狀態”。 生態性就是可持續發展性。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解決人類更好地生存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熱點推薦
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