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園林學習網 → 頭條圖片|園林新聞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綠色之都生態園林 濟南城市園林綠化三十年回顧
——— 道路綠化、公共綠地建設。完成了經十路、經一路、濟濼路、旅游路等50余條道路的綠化建設、整治;對578條背街小巷進行了整治;對缺株斷行的行道樹進行了補植;建成了歷城烈士陵園以及清悅園、泉之聚等綠地廣場;在居民集中地區新建了王爐、崔廟、畢家洼等10余個休閑綠地和游園;在解放路東首、濟濼路、西外環等路段新建街頭綠地20多處;完成了北園、臘山文化廣場的規劃建設。 ——— 公園、風景區建設。以爭創全國一流公園、風景區為目標,堅持三個效益同步發展的原則,對以“三大名勝”為重點的公園、景區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改造,共修建、改造趵突泉北門、李清照紀念堂、五三紀念堂、茶文化一條街、大明湖西南門、千佛山南大門、彌勒勝苑等景區、景點130余處。建成了華山、藥山、匡山、漿水泉四個區屬公園,增加公園面積101公頃。進行了英雄山、千佛山、龍洞風景區約40平方公里規劃設計,建成了英雄山風景區內的赤霞廣場、五里山山頂閣和馬鞍山觀景閣、觀景亭、觀景廊。建成了金雞嶺景區。 ——— 社會綠化。結合“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以街、居為重點,采取拆遷建綠、見縫插綠和拆墻透綠相結合的方法,在單位庭院、住宅小區、街頭巷尾建設綠地。同時,大力實施垂直綠化,有效地提高了綠視率。廣泛開展綠化先進單位和花園式庭院(小區)評選活動,提高了單位小區建設綠地的積極性,先后涌現出82個省級花園式單位(小區)、277個市級花園式庭院、63個市級花園式小區和492個市級綠化先進單位。積極開展了綠地認養活動,省、市地稅局每年出資10萬元認養玉繡河六順門綠地1.68公頃,為綠地認養帶了好頭。我們還廣泛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部隊以及婦聯、工會、團委等,每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如果說城市建設是“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城市綠化則是“一分建設、九分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的綠化效果。在近幾年的綠化工作中,注意解決建、管之間的矛盾,重點在養護管理上加大了投入,做到綠化一片、管好一片。普遍制定和落實了承包管理責任制,做到定人員、定標準、定獎懲,明確責任目標,做到獎罰分明。對專業單位養護的綠地實行規范管理,對公園、綠地廣場、街頭綠地、道路綠地等不同類型的綠地,根據不同季節的養護管理要求,分別制定檢查評分標準,經常進行全市范圍的綠地管理檢查,并將檢查情況以簡報的形式向有關領導、部門和單位進行通報,促進了全市綠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看過去,一路輝煌,展未來,任重道遠。“十一五”期間,城市綠化要繼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加快綠化、美化步伐,構建“三橫四環四縱,多楔多點多廊”的園林綠化布局。 到2010年底,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分別達到38.5%、33.3%和11平方米,建成綠地分布合理、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特色突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良好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放眼如錦的城市園林,感受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令我們由衷地感到,濟南綠了,濟南美了。可以相信,隨著生態園林城市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和綠化工程的深入擴展,濟南的明天會更綠、更美。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