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濕地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天津濱海新區建建濕地公園 人工制造地球之腎
記者9月16日從開發區西區有關部門了解到,國家863計劃重點課題項目“天津濱海新區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技術與綜合示范”中的重點項目——人工景觀濕地工程已經開工建設,這座總面積達12公頃的人工景觀濕地將于今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預計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屆時,濱海新區將擁有全國首個采用中水水源的人工濕地公園。 濕地工程位于開發區西區北大街與中心莊路之間,鐵路南環線以南區域,占地面積為12公頃,由預處理區域、景觀濕地和人工湖組成,整個工程呈三角形,是今年開發區西區完善區內水循環系統的配套項目之一。 據開發區西區綜合辦的有關人員介紹,人工濕地的水源主要是中水,經過處理后的中水可達到國家A類標準,比普通的中水水質還要高一個等級。同時,通過管道收集的雨水也匯入景觀河道中,進行水循環。由于景觀河道的自凈能力有限,所以在水體循環體系中加入了景觀濕地工程,通過親水植物和4.6萬平方米的湖面,使廢水進一步凈化,改善景觀河道堵塞的情況,使西區的水體、水質環境進一步得到提高。 相關鏈接 國家級保護鳥類棲息地 據了解,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生物多樣性等多種功能。濱海新區及周邊目前已經擁有北大港、七里海、東麗湖等豐富的濕地資源,總面積超過500平方公里。有國家級保護鳥類20多種,而在濱海新區一次就發現800余只東方白鶴和1300余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天鵝,實屬罕見。 創造千億元生態經濟效益 按照國際通用的計算方法,1平方公里濕地每年產生生態經濟效益2億元,濱海新區濕地每年可產生生態經濟效益千億元,具有極高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人工景觀濕地的中水處理 西區的污水處理廠運用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生物流化床”技術,經過處理的污水進入預處理裝置中,再由泵房、曝光沉砂、氣浮池等處理后,進入人工濕地的集水渠,最后匯入旁邊巨大的人工湖中,通過人工湖進行進一步的生物凈化后,流入雁鳴湖,進入水域循環系統,進一步改善區域水體環境。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