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濕地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保護濕地,我們不足之處在哪里
“濕地國際”是一個國際性環境保護組織,總部設在荷蘭。在非洲、美洲、亞洲、歐洲和大洋洲設有18個辦事處,中國辦事處是其中之一。“濕地國際”致力于濕地保護和可持續管理,宗旨是通過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研究、信息交流和保護活動,維持和重建濕地,保護濕地資源和生物多樣性。 陳克林,“濕地國際”中國辦事處主任,20多年來,一直從事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濕地保護工作。 記者:目前我國在開展濕地保護方面情況如何?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有哪些差距? 陳克林:中國開展濕地保護時間并不長,著名的扎龍自然保護區是1979年成立的,當時人們主要為了保護丹頂鶴,是為了保護這個物種才建立保護區的。從這以后,國內陸續建立了一些自然保護區。我非常樂觀地講,中國政府和各個省市已經行動起來,濕地保護走上了正軌。 2004年12月,“濕地國際”向國家林業局頒發“濕地保護杰出成就獎”,這是“濕地國際”在濕地保護方面頒發的第一個獎項。但由于保護意識、資金不足等原因,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在濕地保護上還有差距。第一,對有些保護地的研究還不夠,特別是研究的深度不夠;第二,發達國家濕地保護志愿者很多,而中國剛剛起步,在人們的意識中,保護工作就是政府的事情;第三是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有些地方還是重發展輕保護,東部已經高度發展的地區,污染很嚴重。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注意。 記者:我國與發達國家在濕地保護方面存在差距,是國家實力不夠,還是理念不足? 陳克林:國家實力上只是一個方面,但不是主要方面,其實我國的經濟實力很強,但是仍然缺乏環境意識,對環保工作不夠重視。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思維慣性,有了錢,第一要把肚子吃飽,或是興建工程等,畢竟環保從短期來看幾乎沒有經濟效益,更多地體現為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可是沒有好的環境,經濟發展了也沒用。 記者:發達國家對濕地保護的重視程度是怎樣的,能舉些例子嗎? 陳克林: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美國每年啟用衛星進行全國濕地普查,嚴格地監控濕地變化,一年出一張全國濕地普查圖,發現哪里濕地面積減少立刻追查原因,對破壞濕地的行為進行處罰。我們國家沒有資金的保障。 不知道自己的家底兒,怎么能管好自己的家庭?資源調查監測是對濕地實施良好保護管理的基礎。我國森林法規定每5年搞一次森林資源調查監測,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每10年一個調查周期,但濕地調查監測多長時間開展一次、如何開展等都無法律規定,致使現在的調查監測活動沒有常規性制度保障。 記者:您認為應該如何協調濕地保護工作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做到雙贏? 陳克林:我國濕地保護工作在與世界逐漸接軌的同時,完全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和做法。目前國際社會對濕地的保護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純保護為主的濕地原生態區運作模式,一種是偏重濕地生態旅游等利用的運作模式。中國地少人多,后一種模式更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在上世紀90年代提出了“濕地公園”的概念,當時發達國家也很少有專門的濕地公園,現在我國已經發展起幾十個國家濕地公園。 保護與合理利用一定是相結合的,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在保護和合理利用之間,完全能夠找到平衡點。從合理利用的角度來講,推動濕地的保護,更容易被大眾和各地政府所接受。發展目前全世界都非常時興的生態旅游業,既對生態不造成破壞,同時也能在經濟上有所盈利,老百姓高興,政府也高興。 鏈接: 美國:動工前先去“銀行”買濕地 補償濕地和濕地銀行是美國獨有的濕地保護措施。在一項工程“破土”之前,開發商要根據預計將破壞的濕地面積,先在濕地銀行購買同等面積的人工再建或修復的濕地。它的單位是以存款點(Credit)來計算,1英畝為1個“存款點”。濕地銀行是人工造出完整而面積較大的濕地,由政府、環保公司、非贏利組織等專業機構,完成設計、施工、監測、生態演替、長期保護等工作,這些濕地面積大,環境品質高,可作為對人為破壞濕地的賠償,替代天然濕地的蓄洪、水質保護、魚類和野生動物棲息地和地下水補給等功能,實現了美國濕地“無凈損失”目標。 英國:從老工業區到濕地公園 倫敦濕地中心是世界上第一個建在大都市中心的濕地公園,距離白金漢宮只有25分鐘車程。很少有人知道,這里曾經只是四個廢棄的水庫。在建設倫敦濕地中心的過程中,當地人始終抱著這樣一個意識:濕地是一個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建立和運轉需要一定的時間,不能急于求成,因此這個濕地公園在建成8年后才對外開放。其間,科技人員定期監測生物的恢復狀態,直到這里水草豐盈、樹木繁茂。如今,這里已成為了歐洲最大的城市人工濕地系統,種植了30多萬株水生植物和3萬多棵不同的樹木,常年棲息和遷徙經過的鳥類達到180多種。 日本:經濟科研兩不誤 在保護好濕地的同時,如何既能產生一定經濟效益,又能開展科研工作?日本在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鑒。 首先是嚴格控制游客數量,一旦游客臨近或達到事先設定人數,濕地公園就不再放行。二是注重寓教于樂,合理設計公園設施。北海道濕地公園為游客設計了能看到最多景觀的路線,制定最佳觀賞時間,并提供大量資料供游客取閱。工作人員估算游客感覺疲憊的行走距離,恰到好處地設置可供休息的小亭子。待游客坐下一看,還能發現旁邊正好就有一些濕地動植物的小圖片、小資料。濕地風景區還應成為良好的科研基地。日本瓢湖濕地保護區多年來一直堅持觀測候鳥,從第一只鳥飛來的那天開始,直到最后一只鳥離開,都記錄在案。工作人員還在保護區兩公里內設置了大量攝像頭,需要時可隨時拉近鏡頭,在不打擾鳥類的同時,方便了科研人員或游客的近距離觀察。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