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國濕地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浙江嘉興市秀洲區:打造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
從空中俯視嘉興北部,您會驚奇地發現,一條寬6公里、長約20公里的狹長地帶上水網密布,綠意蔥蘢,這片土地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如何利用好嘉興這些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做好秀洲北部濕地經濟這篇大文章,秀洲區委、區政府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了科學論證。 昨天上午,細雨蒙蒙,記者走進秀洲北部多個濕地農業示范基地,一幅幅生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畫面躍然眼前。近年來,在“雙業并舉,轉型提升”經濟工作主戰略指引下,秀洲北部的生態修復正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通過“立足長遠、保護優先、科學修復、適度開發、合理利用”,把這片“地球之腎”打造成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的時機已經成熟。 謀劃16萬畝 濕地生態農業園 昨天上午,油車港鎮綠波島農場內綠意盎然,300多畝水生蔬菜長勢正旺。“雖然今年南湖菱畝產量不高,但市場價格不錯,效益還是有保障的。”農場主張炎告訴記者,他嘗試著搞濕地種養結合新模式,將四面環水的農場全部種植了南湖菱、茭白、荸薺等水生蔬菜,并在菱塘套養了甲魚、泥鰍和黑魚。 一改北部地區河網密布、地勢低洼的劣勢,秀洲區大力發展濕地農業,正彰顯出巨大的綠色生產力。據統計,2009年至今,秀洲北部已種植水生蔬菜5000畝,發展“魚+鰍”、“魚+藕”等多種濕地種養結合農業2000多畝。變“水患”為“水利”,在鼓起當地村民腰包的同時,還有效凈化了水體環境。 “實現北部低洼地區產業轉型升級與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的有機結合,秀洲北區還將積極拓展水產品加工與市場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漁業和休閑觀光漁業。”據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劃,秀洲區將開發濕地農業面積16萬畝,其中包括北部濕地農業綜合開發區11萬畝,現代漁業示范區2.5萬畝以及生態旅游休閑觀光帶、外蕩潔水漁業帶2.5萬畝。 構建120平方公里 濕地大平臺 面對“一核兩翼”組團式發展平臺帶來的機遇,北翼所在區域王江涇鎮、油車港鎮也紛紛結合實際,活濕地資源,聚人脈商脈,集聚轉型升級的可持續發展力。 這段時間,油車港鎮3700多畝濕地“退養還湖”進展得有條不紊,并抓緊時間對濕地范圍內的河道湖蕩進行清淤疏浚。“區里的決策,進一步堅定了我們發展濕地經濟的信心。”油車港鎮黨委書記陳建祥告訴記者,麟湖新城與湘家蕩開發區等周圍區域相呼應,該鎮正積極編制油車港鎮總體規劃及相關規劃,謀劃新的發展藍圖。 做好北部濕地120平方公里全域總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抓好濕地公園區域內的水環境治理工作,推進“兩新”工程建設,加快土地流轉步伐……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自去年下半年提出創建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構想以來,秀洲區現已多次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到秀洲實地考察,對北部濕地開發給予意見建議,并赴江蘇姜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常熟“尚湖濕地風景區”和“沙家浜濕地風景區”等地學習考察。 今年8月,秀洲區委又專門成立了北部濕地公園開發建設籌備組,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著手開展各項具體工作,就濕地公園的名稱、開發機制、區域界定等進行了對接和研究。目前,秀洲北部濕地公園開發建設的發展定位、空間布局、運行機制已經基本確定。 “濕地蘊含著巨大的生態和經濟價值,我們正在全鎮規劃建設一個10平方公里的濕地生態旅游新城,使之成為秀洲北部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一個核心區。”王江涇鎮黨委書記陳天榮表示,該鎮既有著廣闊的水域面積,又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在發展濕地經濟的過程中,王江涇鎮將加強對現有文化古跡景點的挖掘和保護,為秀洲北部濕地旅游開發奠定文化基礎。(記者趙丹)
編輯:yuanlin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