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上海花市亟待治“三亂”
“這兩年,集中在上海市區里的花卉市場越來越多了,僅普陀區就有5家,市場這么密集,能不相互爭搶客源嗎?”“花卉市場頻頻拆遷,好不容易培育起來的消費客戶往往因此白白流失,實在是太可惜了!”“現在在花卉市場的生意越來越難做,業主只管收租金,對市場里的不正當競爭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少在上海花卉市場經營多年的商戶都會對上海花卉市場目前存在的布局亂、建設亂、經營亂等問題產生憂慮,而且對于治理“三亂”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布局亂,市場審批缺乏規劃 與不少城市有著相同的發展模式,上海花卉市場的雛形是自發的馬路市場。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的花卉市場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期,一時間,普陀、黃浦、長寧、徐匯等主要城區先后建起了曹安花市、環島花市、上海苗木交易市場、虹橋花市等40多家花卉市場,其中有的如今已銷聲匿跡。據統計,截至目前,上海市共有花卉市場46家。 “而這46家花卉市場的布局極其不合理,80%集中在城區,市場間的競爭壓力非常大。如果在市場建設審批之初,政府有關部門能夠科學布局、科學規劃,我想一定不會是現在這個局面。”上海市花卉協會花卉市場專業委員會主任朱愛民告訴記者。上海的花卉市場幾乎都是由個體出資興建,投資人只要有土地或是有廢棄的廠房、大棚,就可以建市場,根本不需要規劃部門審批,上海的花卉市場形成了毫無規劃的“扎堆”現象。 建設亂,頻頻拆遷流失客戶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城市建設發展非常快。根據城市建設的統一規劃,近年來一些臨時建筑被逐一清除,而這些臨時建筑中,大部分是花卉市場。先后被拆除的花卉市場有環島花市、古北花市、金橋花鳥市場、徐家匯花市等。甚至有的花卉市場開業還不足半年,就被拆除了。 “上海的花卉市場好像總是在拆遷中度日,今天還是花卉市場,也許明天就被拆遷了。這種朝不保夕的經營環境,讓我們這些市場里的商戶心里總感到不踏實。市場拆了可以重建,但丟失的客戶卻很難再找回來。”上海虹橋花卉市場的一位商戶不無憂慮地對記者說。 經營亂,爭搶客戶惡性競爭 也許人們還沒有忘記,去年年底發生在上海精盛和曹家渡花卉市場之間的那一場“搶客”風波。兩家市場為了爭搶市場經營商戶,不惜采用散布假信息來欺騙和蠱惑商戶的不正當競爭手段。 市場與市場之間無序競爭,商戶與商戶之間也因不正當競爭而兩敗俱傷。同一類產品,你賣10元,我就敢賣8元,沒完沒了的價格戰,使商戶的經營利潤每況愈下。由于市場缺乏嚴格的產品監管和準入制度,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的現象充斥市場,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治“三亂”,需要監管和自律 “花卉市場之所以會出現‘三亂’問題,關鍵原因是缺乏政府的有效監管。”朱愛民表示,政府有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花卉市場的建設,在審批花卉市場時,能夠聽取當地花卉協會及業內專家的意見。另外,在城市建設尤其是新區的規劃建設中,不能僅考慮菜市場是百姓不可缺少的配套設施,花卉消費也同樣不可或缺。因此,不妨把花卉市場也提升到與菜市場同等重要的地位進行配套規劃,科學布局。 對于市場管理者來說,加強行業自律是治理市場“三亂”的另一個有效措施。據上海新澤源花木市場總經理張飛表示,面對目前市場的不規范經營,一方面要加強市場管理,對產品質量和商戶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督;另一方面還要錯位經營,建設有特色的花卉市場,以減少市場與市場間、商戶與商戶間惡性競爭發生的可能。 據農業部統計,2006年,上海切花銷售額2.3億元,盆花銷售額3.2億元;上海的花卉銷售總額每年都以超過10%的速度遞增。面對這樣一個良好的發展態勢,作為花卉消費的重要載體和流通渠道,花卉市場的建設尤為重要。上海市綠化管理局副局長、上海花卉協會秘書長蔡友銘表示:目前協會已對上海花卉市場進行了充分細致的調查,新的市場發展規劃也正在加緊制訂當中。他們希望花卉市場的建設能納入到市政建設中,使花卉市場在建設之初就有規劃、有布局,具有長期性和永久性,為上海花卉市場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發展空間。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