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改革開放三十年湛江花木產業實現三級跳
改革開放三十年,湛江花木產業在當地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大力扶持下,通過各界的共同努力,成功完成了由國有計劃生產向多體制市場化經營,由農戶小規模種植向企業化大規模生產,由各區自發獨立發展向整體布局、專業化集群發展的“三級跳”,走出了一條跨越式快速發展的新道路。 由國有計劃生產邁向市場化經營 湛江花木產業始于上世紀70年代,起初只是由園林、林業、農墾等部門主辦的一些國營小苗圃,規模小、市場意識薄弱,基本按照當地荒山造林和道路綠化計劃所需進行培育。改革開放后,湛江花木產業迅速完成了從國有計劃生產向多體制市場化經營的第一次跳躍。 上世紀90年代末,是湛江棕櫚科植物爆炸式發展的時期。這段時期,以大王椰、散尾葵、國王椰等為主的各種棕櫚科植物種植面積迅速擴張至5.6萬多畝,并帶動了以桃花心、盆架子、鳳凰木等為主的綠化苗木的發展,使湛江一舉成為全國最大的棕櫚科苗木種植基地和貿易集散地,各種苗木產品大量銷往珠三角、廣西、四川、重慶、上海及江浙地區。 隨后,富貴竹開始引入湛江,并很快接力棕櫚科植物成為第二個爆炸式發展的花木品種。一時間,湛江種植、加工的藝術型富貴竹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風靡美國、荷蘭、日本、加拿大等幾十個國家。 企業規模化生產取代農戶種植 自2000年后,由于大量農戶作坊式的粗放經營和盲目擴張,市場環境惡化。產品供過于求、質量良莠不齊、價格持續低迷、同質化競爭加劇等惡果接踵而至,湛江花木產業進入優勝劣汰的調整期,摒棄由農戶小規模種植為主的發展方式,開始向企業化大規模生產跳躍。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至2003年,湛江市富貴竹種植總面積由近十萬畝急速下降至四萬多畝,棕櫚科苗木種植面積也由五萬多畝降至三萬多畝,種植農戶數量也隨著花木種植面積的直線下降而大大減少。 與此同時,一批快速成長起來的企業化經營的公司,如湛江銀河園藝有限公司、廉江市園林營造有限公司、湛江市新農科園林有限公司、廉江市兄弟園藝有限公司、湛江市綠林園藝、湛江市廣富園藝有限公司等開始嶄露頭角,成為引領當地花木產業向企業化大規模生產轉變的排頭兵。 至2003年,湛江擁有企業化經營的各類園藝公司、花木場近600家,年產值占全市花木總產值80%以上,一些優秀的花木企業憑著靈活性和市場活力,成為帶領湛江花木產業走向全國、出征海外的主力軍。湛江花木產業逐漸完成了由農戶小規模種植向企業化大規模生產的第二次跳躍。 從松散發展到專業化集群發展隨著產業結構逐步改善,市場規模漸趨合理,本土的花木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逐漸成熟,花木生產也逐漸告別了產品單一、同質化競爭的初級階段,各地區、各企業逐步形成了各自的優勢,擁有各自的拳頭產品。湛江花木產業結束了各區自發獨立發展的松散狀態,開始向整體布局、專業化集群發展。湛江花木產業進入成熟穩定的良性發展時期。 2006年,湛江花卉產業被列為湛江市“十一五”規劃中重點扶持發展產業。同年5月,粵臺(湛江)農業合作試驗區正式掛牌成立。12月,湛江成功舉辦“2006中國熱帶花卉產業論壇”。 今年9月份,規劃占地面積六千多畝,集生產、加工、、展銷、信息、物流、檢疫檢驗與旅游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際性大型花卉市場———湛江南國花卉科技園將完成首期開發。它的投入運作將更加有效地整合湛江龐大的花木產業資源,大大降低產品流通成本,改善當地品種結構,提升花木品牌效應。 隨著湛江花木產業第三次跳躍的完成,湛江花木產業將迎來企業化管理、規模化生產、精加工與多渠道營銷的新一輪快速發展時代。據統計,目前湛江市擁有花木種植總面積12.4萬畝,花木品種320多個,年產值7.9億元,年出口花木總價值達1.46億元。預計至2010年,湛江的花木種植面積將達到15萬畝,花木總產值將提高到15億元,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屆時,湛江將成為中國大型花卉種植基地和國際性花卉貿易集散中心。 □湛江花卉協會常務副會長 黃鋼
編輯:jojo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