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江西:花協助力蘭花產業發展
“黃老師,您幫我看看這枚蘭花品質怎么樣?”近日,江西宜豐縣天寶鄉草坪村村民徐明偉手舉一張蘭花照片,誠懇地向前來為村民們講課的江西省蘭協專家黃振鵬請教。這天,江西省蘭花協會和江西省科學院的有關專家來到宜豐縣天寶鄉,現場為該村100多位村民講授了蘭花的栽培、鑒別和網絡銷售知識,從而為宜豐蘭花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位處九嶺山脈南端的宜豐,野生蘭花資源豐富且好花頻出,然早些年原始的采集、交易和高額的利潤帶來的是宜豐野生蘭花資源的嚴重破壞和大量流失,聞迅而來的省內外蘭商千方百計在這里搜奇掠珍,一些有重要觀賞價值的種類每年被數以噸計地大量收購而去。“發展蘭花產業,不僅是為經濟服務,也是保護野生蘭花資源的迫切需要。”宜豐縣委、政府領導人深刻地認識到,只有通過大規模的人工栽培,有計劃地采挖下山蘭,才能減輕人們對野生資源直接利用的壓力,才能穩步推進宜豐蘭花產業的發展。 2003年6月28日,宜豐縣蘭花協會的成立,標志著宜豐蘭花產業工程、養蘭致富工程正式啟動。宜豐蘭協圍繞著縣委、政府“發展蘭花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明確要求,針對境內蘭花種植零星分散、規模偏小、群眾蘭花知識和栽培技術缺乏、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的現狀,制訂了《關于保護野生蘭花資源,加快蘭花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將蘭花產業發展與農民小額信貸相結合,為蘭農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撐,并規范了蘭花交易市場管理,加強了種蘭養蘭賞蘭知識和技術培訓。據了解,今年以來,該縣已組織6場次養蘭知識和技術培訓,舉辦2次蘭花交易展示會。在蘭協的積極引導和幫扶下,宜豐種蘭養蘭戶摒棄了過去賣山草,售廉價苗的做法,紛紛變采為育,圍繞著育精品,創品牌做文章。 育有4萬多盆商品蘭花的“和平蘭苑”在精心搭建的花棚里還裝上了溫濕度自動測控裝置、自動空氣增濕機和安全防盜系統,聘請4名花藝工人專職侍候著這些花苗。為野草搭建大棚,噴施進口花肥,配備美麗的花盆……如今的宜豐養蘭戶,精品意識強了,種養技術先進了,鑒賞水平提高了,硬件投入也更大了。同時,養植工藝的進步和新品種的開發,讓宜豐的蘭花養植正從以往陽臺或庭院種養向著規模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涌現了山草蘭園、和平蘭苑、天潭蘭苑等一批種蘭大戶。他們不僅建有自己的蘭圃,而且配有專用電腦和專用數碼攝像機,在網上輕松開展蘭文化交流和完成蘭花交易。據不完全統計,宜豐目前蘭花養植專業大戶有500余個。其中育苗10000盆以上大戶有30多戶,1000盆以上養蘭大戶有200多戶。所養植的蘭花品種有寒蘭、春蘭、劍蘭、蕙蘭、臺蘭五大類600多個,其中最受蘭友們推崇和青睞的有“葉花雙藝”“水晶蘭(葉)”“寒蘭梅瓣”“寒蘭素心”“寒蘭蝶花”“寒蘭奇花”“寒蘭藝草”及其他新奇品種。據業內人士統計,按照現在市場成交行情估算,宜豐縣商品蘭花儲量達到了200萬苗,精品和普草總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而且每年還以萬盆以上的數量在遞增。一個以市場為導向、花戶為基礎、大戶為龍頭、協會為橋梁的產供銷一體化的蘭花經濟發展格局正在宜豐形成。 蘭花產業的迅速發展讓頭腦活絡的宜豐蘭農、蘭商嘗到了蘭花產業帶來的實惠。該縣天寶鄉草坪村青年農民鄒俊峰從事采蘭工作,年收入7萬多元,兩年間蓋起了一幢兩層磚混結構新房。下崗工人陳國平1992年下崗后,潛心鉆研蘭花、蘭藝、蘭文化,如今他以技術入股與蘭友楊和平共同投資20多萬元,租地20多畝,創建和平蘭苑,培育寒蘭、蕙蘭、建蘭、春蘭等精品蘭花4萬多盆近20萬株商品苗,并在“江西蘭花網”名蘭名苑創建網上交易平臺,每月通過網絡實現蘭花交易近萬元。科技、文化、信息的注入也讓宜豐的蘭農從下山蘭中選育出了不少珍稀名品,并在參加省內外名蘭展中頻頻獲獎。在2002年江西省首屆花博會上,宜豐選送的30盆精品蘭花就有9盆獲獎,其中退休老干部蔡鎮坤選育的“寒蘭秦心”獲金獎;2003年海峽兩岸(南昌)蘭花博覽會上,宜豐獲獎11項,其中黃崗山修理廠下崗工人張敏選送的“寒蘭紅花”獲金獎;在江西省首屆寒蘭暨南昌市第二屆蘭花展覽會上,由宜豐蘭協精心選送的63盆寒蘭共獲13個獎項,其中黃崗山墾殖場周立軍送展的南園紅梅榮獲特別金獎。另有奇花寒蘭獲得銀獎;寒蘭旭日、寒蘭中透藝獲得銅獎;寒蘭紅花紅舌、寒蘭素心等5個品種獲得優秀獎。這些獎項的獲取在贏得社會對宜豐蘭花品質肯定的同時,也推動著宜豐蘭花正變資源優勢為品牌優勢。近日,臺灣臺南縣國蘭協會理事長,雙成蘭花公司總經理謝鴻猛來到宜豐,在參觀蘭花圃中,他不禁多次嘖嘖贊道:“宜豐的寒蘭,株形高大、偉岸,色彩絢麗多姿,香味清醇幽遠,是我目前在市場上見到的色香形最佳的品種,我相信宜豐的蘭花一定會走出國門。”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