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我國蝴蝶蘭出口長期受到“瀕危證”的困擾(圖)
![]() 2008 IPM中國國際植物展覽會暨第五屆中國國際園藝資材展將從下月1日起在順德陳村花卉世界舉行,作為亞洲頗具影響力的大型綜合性植物展覽會,國內外企業都會在這次展會上展示名優蘭花,很多企業很可能當場就會接到出口訂單。
以出口為主的蘭花種苗種植近幾年來在順德陳村蓬勃發展,但記者近日走訪當地多位育蘭大戶時,他們紛紛向記者反映,蘭花的出口業務長期以來受到“瀕危證”的困擾。
大型展覽也只好放棄
“在大陸種蘭有很多優勢,但‘瀕危證’的辦理是個例外。”今年75歲的王清烈是臺灣籍蘭花培育權威專家,也是最早一批來大陸投資的育蘭人。老王主要從事卡特蘭、蝴蝶蘭品種的育種與改良。從1988年至今,他在順德陳村的蘭園里培育出各類蘭花優質品種上千種,可其中的大部分至今仍處在“養在深閨人未知”的狀態,更別說大規模培植,究其原因,老王表示主要是受到“瀕危證”的限制。
老王說,他以前在臺灣時雖然技術還不是太成熟,改良的品種也不多,但會經常參加國際上如日本、韓國等一些較大的蘭花展覽和評比,也以此為渠道拓展業務。但來大陸后情況就不同了,參展時常因不能即時辦理“瀕危證”,出口業務得不到有效落實,只能轉做內銷,因此這幾年的大型展覽干脆就沒參加了。這次的大型展覽就在陳村花卉世界舉辦,離他的蘭園咫尺之遙,可老王一想到以往參展時的尷尬就打了退堂鼓。就在十多天前,英國商家通過網站了解,對他改良出的多款蘭花很感興趣,要求王寄些實物樣品過去,并稱很可能長期大量訂購這些產品,老王心里也清楚,只有做出口才能將業務做大做強,但此事最后還是因為辦不了“瀕危證”而告吹。老王一聲長嘆:“瀕危證”已成為事業上的一道坎。
辦證時間長增大風險
按照國家規定,國家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廣州辦事處是廣東省內唯一可以辦理“瀕危證”的特定機構。蘭花種植者們普遍認為,“瀕危證”的辦理程序復雜、資質審批嚴格、耗時長、費用高,因此,順德陳村的蘭花種植戶們現在都是委托取得資質權的出口中介代辦。
對于老王的困境,順德植物類一出口貿易中介資深業務員徐先生向記者這樣解釋,老王種植的特點是品種多而量少,按照現行相關規定是非常不利于做出口貿易的,因為哪怕是出口幾株也得辦同樣的手續,花同樣的時間,程序一樣都少不了。而且,貿易公司是按出口數量收取費用,每單至少也是幾千株以上,像老王這樣“費力不討好”的生意根本沒有出口公司會接。徐說,雖然自己對辦理“瀕危證”的程序非常熟悉,但從申請到落實下來至少得花上一個月時間,也就是說,如果有蘭花要出口,種植戶們一個多月前就得向外貿公司提出申請,這一個多月內如果蘭花有個三長兩短,不能按預期交貨的話,就很可能會失信于外國采購商,失信于中介,從而增加了銷售風險。另外,如果是外國采購商直接來蘭園訂購,要把眼前看中的蘭花買回去的話,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審批至少得等上一個多月的時間,到批下來時,蘭花長成啥樣誰也難料。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