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東莞:黃旗山森林將大“換種”(圖)
![]() 黃旗山上的樹木,表面上看郁郁蔥蔥,內部卻潛藏著樹種危機
20多年前種在黃旗山上的樹木,現在大部分“老弱病殘”,優化生態環境的“效力”大為減弱。因此,東莞市計劃對黃旗山森林進行一次“換血”——種新樹淘汰“老弱病殘”樹。昨日,在黃旗山公園林相改造專項規劃設計評審會上,來自國家和省里的有關專家,通過了這次“換血”規劃。 原因:黃旗山上樹木絕大部分是“短命樹” 黃旗山現有林地2767.5畝,是市民休閑和健身的重要場所。然而,這片被市民視為休閑勝地的森林,里面“危機四伏”。據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市林業局的詳細調查,除了極少數樹木外,黃旗山森林絕大部分是被喻為“短命樹”的桉樹、馬尾松、濕地松等,其中桉樹占了8成多。這些樹種生長期短但壽命不長,只有20多年的性命。 為何黃旗山上種的絕大部分是“短命樹”?市林業局營林科科長吳學揚說,黃旗山上的樹木大都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種植的人工林,當初植樹的直接動機是經營木材,砍伐樹木獲得經濟收益。因此,當初選擇樹種時,首要標準是長得快,桉樹就是那時大規模進入黃旗山的。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市政府實行封山育林政策,停止砍伐樹木,黃旗山才結束了“木材基地”的歷史。 黃旗山上由于是以桉樹為主的“短命樹”,樹種結構單一,品種只有10來種,生態和景觀效果比較差。據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市林業局調查,黃旗山森林里面景觀等級達到一、二級檔次的為零,大部分是三級檔次;森林里生態功能等級為一級的只有48畝,只占森林總面積的1.7%,二級的有234畝,只占森林總面積的8.5%,三級的占了大部分,高達2424畝,是森林總面積的近9成。一些植物科學家研究也表明,桉樹枯枝落葉少,不利于土地肥力的恢復,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危害。 已進入“暮年”的黃旗山森林,里面8成以上的樹木“老弱病殘”, 枯枝殘枝到處可見,樹木在幾年內面臨自然死亡。如果任由這種自然死亡發生,黃旗山將至少“光頭”20年才會重新“長毛”。樹木自然死亡后,樹木的種子在風、鳥等的傳播下,茁壯成長也要20年光陰。而且,新樹仍是桉樹等“短命樹”,與現在的生態和景觀要求不符。吳學揚說,與其讓黃旗山森林自然死亡,不如給她“換血”,讓她重新獲得生機。 方式:砍“短命”老樹 種“長壽”新樹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導徐大平表示,市民已經把黃旗山森林公園看成“大氧吧”,因此,對黃旗山林相改造的立足點和前提,是保護和恢復自然生態。在自然生態第一的原則下,兼顧考慮提高景觀檔次。 “換血”的主要方式是砍除老弱病殘的樹木,取而代之的是鄉土闊葉樹種、賞葉樹種、賞花樹種、賞果樹種、招鳥性樹種等60多個樹種。為了加快新樹成林時間,新種的樹木以進入成長期的為主,起碼有2~3米高。 吳學揚說,新種的樹種都是“長壽樹”,很多樹種有幾百年的壽命。它們不僅長壽,而且景觀好,耐看。一些舊的樹種還沒到需要砍伐的程度,可以適當保留,等時機成熟時再砍伐。需要砍伐的樹木會被編上“身份證”,“身份證”就貼在樹干上。 效果:將形成14個景觀類型 在除舊換新、新樹與舊樹混交的情況下,整個黃旗山森林將形成14個景觀類型:5個五彩景觀林、2個紅花景觀林、5個常綠景觀林、1個防護景觀林、1個果樹景觀林。其中,五彩景觀林的樹種有藜蒴、香樟、深山含笑、灰木蓮、華潤楠、莞香等樹種, 整個景觀林因樹葉五顏六色而繽紛。紅花景觀林的樹種有海南木蓮、海南紅豆、木棉、鳳凰木等樹種,整個景觀林呈現一片嫣紅。 釋疑 1、林相改造什么時候進行?什么時候完成? 吳學揚說,原本計劃在今年初春種植新樹,但由于財政預算暫未完成,所以計劃改在明年種植新樹。而對“老弱病殘”樹木的砍伐,以及造林地的清理,最早可在今年下半年開展。 黃旗山森林公園是市民休閑健身的重要場所,為了減少對市民的影響,改造計劃盡量壓縮工期。原計劃造林不止一年完成,現在縮短為一年內完成,即明年內完成。 2、黃旗山森林改造會影響游人正;顒訂幔 吳學揚說,黃旗山森林改造不是在游人活動范圍內進行,主要是在林區里面,所以,改造從始至終都不會影響游人的正常活動。 3、黃旗山“換血”后什么時候形成新景觀? 吳學揚說,按照自然規律,5年內形成混交林體系,30年內初步形成接近地帶性原生森林群落。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1)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