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杜鵑紅山茶度過瀕危期全面綻放
20多年前被偶然發現,后因盲目挖采一度瀕臨絕種;良好開發前景引來眾多企業參與,保護性開發打破科研成果紙上談兵的困局。 最近,在廣州一些花卉市場,一種盆栽觀賞植物“四季紅山茶”開始上市銷售。較之普通茶花,這種山茶花朵紅艷、葉片油亮,并能四季開花,觀賞價值極高,有望成為今后年宵花市場的新寵。 市場上俗稱的“四季紅山茶”其實就是早些年震動茶花界的“杜鵑紅山茶”。這表明,經歷“盜挖浩劫”的杜鵑紅山茶順利度過了瀕危期。企業自發進行的“保護性開發”有了重大進展。在此之前,野生杜鵑紅山茶剛被發現就經歷了一個瀕臨滅絕的尷尬過程。 1986年,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教授衛兆芬最早在廣東省陽春市鵝凰嶂區域發現了杜鵑紅山茶。這一發現經媒體報道立即引起很多企業的關注,受杜鵑紅山茶潛在的巨大開發價值驅動,很多企業高價請當地農民上山挖苗,但野生種下山后很難適應,存活數量非常有限。隨后鵝凰嶂自然保護區加強了保護,這才避免了杜鵑紅山茶的絕種。現在,原生地所剩的800余株野生杜鵑紅山茶“母株”保護完好,杜鵑紅山茶家族成員也已經是遍地開花。據了解,除了盆栽市場,杜鵑紅山茶目前在綠化工程上也已經得到應用。在杭州金色家園小區綠地中應用了近百株的杜鵑紅山茶,景觀效果出眾。 成果出高墻企業齊跟進 野生杜鵑紅山茶被發現以來,廣東等地的科研部門開始用各種方法嘗試繁殖,其中采用嫁接的方式成活率最高。后來,陽江市林科所的“杜鵑紅山茶栽培技術”,佛山市林科所的“油茶大砧高接多色名貴茶花栽培技術”等成果陸續發布,但也只是科研領域的“學術成果”,并未走出高墻。近兩年,更多的企業開始參與杜鵑紅山茶的開發,各種園藝展會上也不斷有杜鵑紅山茶嫁接成品苗展出。 企業的跟進讓杜鵑紅山茶從保護性開發階段走向市場開發階段,今后圍繞杜鵑紅山茶的話題將不再是資源保護,而是消費市場的開發。 對于專業的苗木生產者來說,只要砧木選擇合適,嫁接繁殖并不復雜。目前生產企業一般選用山茶‘紅露珍’、‘耐冬’等為砧木嫁接杜鵑紅山茶。最近兩年,采用大規格油茶嫁接景觀苗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成活率也大為提高。嫁接技術的成熟為苗木企業參與生產掃平了障礙,杜鵑紅山茶開始從僅供參觀的“展覽品”搖身一變成為商品。不少企業的產品宣傳冊中也新增其作為園林植物。 浙江金華花之海園藝有限公司已連續四年在中國苗木交易會上展出杜鵑紅山茶。該公司總經理傅兵忠表示,公司已具備批量供應杜鵑紅山茶的生產能力。憑借100萬株的存圃量,它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盆栽杜鵑紅山茶生產企業之一。廣東棕櫚股份有限公司從2001年就開始培育杜鵑紅山茶,存圃數量應不少于花之海。據可靠消息,四川大驛農業目前也正在積極擴繁杜鵑紅山茶,但始終不愿向外界透露過多細節。 價格無標準市場分兩塊 廣東御苑茶花園負責人劉信凱告訴記者,目前杜鵑紅山茶的市場銷售剛剛開始,市場價格沒有參考標準,小型盆栽價格一般在千元以內,而景觀苗依據規格、樹形不同,價格在幾千元到十幾萬元之間,差異很大。 現在,生產企業已經給這一茶花中的“熊貓”級品種選定了兩種經營方向,一是進入高檔盆栽市場,打年宵牌;二是發展綠化苗,主攻庭院、高檔小區等綠化市場。 部分企業認為,目前杜鵑紅山茶的生產量正處于上升期,照此發展下去,經過一段時間,必定會供應量增大、競爭態勢顯現。企業只有不斷推出新的品種,才能保證競爭優勢。廣東棕櫚董事長吳桂昌透露,目前公司已經選育出現了一些重瓣型的杜鵑紅山茶,觀賞價值比一般品種高,開發潛力也更大,正在向國家林業局申請新品種保護。另外,盆栽市場要想有更大的空間,在生產上更多地采用無土栽培將更具優勢。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3)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