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植物|園林綠化 → 植物動態|綠化 | www.www.wewon17.com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國蘭標準化產業鏈道路探索
如何實現國蘭規模化完整產業鏈 2月20日,國家發改委、云南省發改委和大理發改委等相關部門領導來到云南大理蘭國花業發展有限公司調研。該公司承擔的“大理特色花卉(國蘭)產業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已于去年底在省內立項,作為當地國蘭產業化發展的領頭羊,公司董事長李光宏欣喜地表示,政府的關注為企業走產業化發展路子增強了信心。 如何把國蘭產業建成像大花蕙蘭、蝴蝶蘭這樣龐大而穩定的花卉產業,日益成為蘭界關注的焦點。雖然國蘭的少數品種已在廣東、福建、浙江、四川等地形成規模化生產,但規模化不等于標準化,建立國蘭從栽培、產出到行銷完整的標準化產業鏈,還任重道遠。 標準入手規范生產 品種定位是國蘭產業化發展的第一步。中國花卉協會蘭花分會副會長劉清涌建議,國蘭產業化發展的品種開發要選擇與選育雙管齊下,選擇具有一定市場需求基礎的傳統國蘭品種,如廣東的‘金嘴’、‘白墨’、‘銀邊’、‘企黑’四大家蘭,江浙的‘宋梅’、‘程梅’、‘大富貴’等,并在此基礎上通過人工雜交選育新品,如‘雜交大富貴’、‘黃金小神童’等。廣東翁源仙鶴花卉種植有限公司、福建連城蘭花有限公司、四川郫縣欣卉花業園藝場以及目前正著手建設的產業化示范基地大理蘭國花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國蘭規模化生產企業,都不約而同秉承了這一品種選擇原則。李光宏明確表示,單盆價格50元至200元的品種是公司的選擇目標,云南傳統品種‘大雪素’、‘小雪素’、‘朱砂’等從原先幾千至上萬元一苗跌落到目前幾十元一苗的品種,在市場上已有一定的名聲和需求,將都是公司重點發展對象。基地計劃到2010年底實現年產30萬盆年宵國蘭的規模。 承擔了廣州市農業局和科技局關于國蘭盆花標準化制定課題的廣州先鋒園藝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虬認為,適合產業化發展的國蘭品種首先要符合花卉“消費品”的特質,而不是講究作為純藝術品的奇特,因為目標客戶群是廣大的普通消費者,而不是愛好者。同時,從盆花生產的特性考慮,選擇的品種需滿足標準化種苗能大量生產的要求,蘭農傳統的生產方式,對于國蘭實現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大產業是行不通的。 目前,實現種苗的標準化生產還是國蘭產業化發展的瓶頸。無論是廣東翁源還是福建的南靖和連城,年產國蘭都達到數千萬株,但還是以傳統的分株為主要繁殖手段,無法進行標準化管理,這跟當年臺灣地區蝴蝶蘭產業發展初期靠傳統分株繁殖的狀態相似,而當年臺灣通過公司主導、地方支持的合力,對蝴蝶蘭進行了標準化生產體系的研發,對種苗、栽培介質、肥水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造,推廣現代化栽培技術,實現了蝴蝶蘭標準化生產,從而使臺灣的蝴蝶蘭種苗在世界市場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國蘭的產業化路子也可以此為鑒。 政府和企業聯動,這在規范國蘭生產上開始體現。2008年,福建“武夷寒蘭”優良品種選育與高效繁育技術被列為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主持通過了廣州市農業技術規范《墨蘭栽培技術規范》的專家審定,同時,關于國蘭標準化生產體系建立的項目也已在廣州農業局和科技局立項;云南則把國蘭產業化發展納入省產業政策扶持項目。國蘭產業化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以點帶面打通行銷 目前,各地國蘭經營幾乎都存在“散打”現象,像云南大理鶴慶有蘭農1.5萬戶、福建連城縣有蘭花種植者2000余人、浙江紹興國蘭種植大戶就達2000戶以上……“公司+農戶”的模式成為各產區解決種植分散問題的突破口。 擁有7000畝蘭花生產面積的廣東翁源縣曾算過這樣一筆賬,以當地江尾鎮蘭花示范基地為例,一畝地種植國蘭5000盆,每兩年以總培植量的50%銷售、50%留作種苗,每年每畝銷售1250盆,每盆平均售價60元,扣除各類成本,每畝純收入6萬元左右,種蘭農戶在2007年的人均純收入達9540元,是全縣人均純收入的2.5倍。農戶種蘭有了熱情,而當地唯一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仙鶴花卉種植有限公司成為領軍人,運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該地產品的內外銷。目前,當地頗具種植規模的專業種植戶已有150多戶,通過專業種植戶輻射引導的蘭農達2000多戶。2008年該縣蘭花產業年銷售額達1億元,并創匯200多萬美元。種植蘭花已成為翁源人民致富的好門路。 而有幸成為胡錦濤主席唯一視察過的蘭花圃福建連城蘭花有限公司,已成為連城縣兩千余蘭農種植戶把國蘭銷往全國各地的窗口。公司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十余個城市設立了連城蘭花專賣店,“連城蘭花”商標如今已成為連城蘭花的品牌,打入國內各大省市,成為“企業+農戶”發展的典范。 融入民風擴大需求 國蘭低價蘭的市場需求正在逐年提升,而“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對于國蘭可謂是量身定做的營銷法則。對產品進行文化包裝是推廣國蘭的不二法門,像墨蘭又有“報歲蘭”之稱,為其進軍年宵市場贏得了好彩頭。而“孔子言蘭”作為歷史文化傳承至今,使得當下每年9月祭孔期間,國蘭成為用花主角。 除了傳統歷史文化外,劉清涌特別強調要重視當代蘭文化建設。他提醒從業者可以借鑒玫瑰和月餅的營銷理念。情人節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源自歐洲玫瑰生產過剩之際,生產商靈機一動想出的絕招,把玫瑰的花語跟情人節人們表達情感的需求結合在一起,使產品有了穩健的消費群體。中秋佳節品月餅話團圓,則始于宋朝圓餅的生產者,看到夜晚當空懸掛的圓月,找到了兩者相似之處,誕生了“月餅”,成為將產品融入民風民俗成功營銷的典范。“國蘭,大可以跟我國傳統的節日教師節和重陽節結合在一起。”劉清涌五年前就提出的觀點,經過持續的強調宣傳,目前在國內已逐漸取得成效。 針對年宵市場,劉清涌指出,國蘭區別于其他主打年宵花的特性是有香味,并從新年“開門紅”引申出了“開門香”,這可以為國蘭成為賀歲蘭加碼。有著多年國蘭年宵經驗的連城蘭花有限公司總經理饒春榮表示:“國蘭的市場潛力還相當大!”
編輯:Aggie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服務
|
|